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韩娥之吟》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美妙的音乐。《醒世恒言》卷十二: “佛印听至曲终,道: ‘奇哉! 韩娥之吟,秦青之词,虽不遏住行云,也解梁尘扑簇。’”参见:○余音绕梁
《寒灰不然》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失势者不能重新得势。宋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白日非偏照,寒灰自不然。” 然:同 “燃” 。参见:○死灰复燃
《韩昌送》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汉族与边塞民族结好。唐胡皓《大漠行》: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 ●《汉书匈奴传下》: 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汉遣车骑都尉韩昌迎,……汉遣长乐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将骑兵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
《寒歌》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悲凉之歌。唐李白 《发白马》诗:“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参见:○易水歌
《寒风易水》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离别的悲凉气氛。宋杨亿《泪》诗之二: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参见:○易水歌
《寒齿》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因友邻被侵而受到威胁。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十一: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 参见:○唇亡齿寒
《寒蝉》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沉默而不敢说话之人。清黄遵宪《盛事》诗: “是非新旧纷无定,君看寒蝉噤众官。” 参见:○寒蝉仗马
《函矢》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相互矛盾。唐刘禹锡《上门下武相公启》: “言涉猜嫌,动碍关束。城社之势,函矢纷然。弥缝其间,崎岖备尽。”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故术不可不慎也’ 。” 矢人: 造箭之人。函人:造甲之人。孟子认为
《函谷封泥》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关隘险要。清赵翼《耳聋》诗:“函谷封泥填䆗, 空坑投石响谾。 ” 䆗(yaotiao): 深远貌。参见:○一丸泥
《不乐成人之美》来历意思解释
见〔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不习为吏,视已成事》来历意思解释
习:熟悉。已成事:已经作成的事。 不懂得怎样办理政务的官吏,只要看前人已经办成的事就行了。 意谓总结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增长自己的才干。语出《史记.贾生列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来历意思解释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一般。 形容立身正直,轻视富贵。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元.无名氏《
《不为酒困》来历意思解释
为( ㄨㄟ wi ):被。不被酒所困扰。 表示饮酒有节制,不好酒贪杯。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陆相扆,出典夷陵时,有士子修谒,因命酒劝。此子辞曰:‘天性不饮酒。’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来历意思解释
不做一个好宰相,便做一个好医生。 意谓良相良医都是以济世救人为目的,故古代善良的读书人,常常怀有此种抱负。语出清.王寅《今古奇闻.脱网罗险遭医师屠割》:“范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愿作良医。’……可见宰相操生人杀人之柄,医生亦握生人杀人之权。”清.冯桂芬《
《不为冥冥堕行》来历意思解释
为( ㄨㄟ wi ):因。冥冥:私下,暗中。堕:毁。行:操行。 不因为在暗中(无人监督)就毁掉自己的操行。语出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明史.夏元吉传》:“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
《下笔言语妙天下》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文辞精妙无比。语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明.谭元春《大座主李翰林公帐序》:“吾师为史官,下笔言语妙天下,浩浩乎如泉之落山而不欲以文人自居。”清.汪琬《雄雉斋选集序》:“顾子年虽少,所交多名公巨儒,下笔言语妙天下。”也引作〔言语妙天
《下笔不能自休》来历意思解释
休:息,停止。 一动笔就停止不住。 原谓文章写得冗长而不佳。 后也形容文思畅达。语出二国.魏文帝《典论.论文》:“傅毅之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旧唐书.文苑传.李商隐》:“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
《下学而上达》来历意思解释
指学习平常的知识,却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皇侃义疏:“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汉书.五行志下》:“下学而上达,则诸侯怀德,士民归仁,灾消而福兴矣。”晋.阮籍《咏怀》:“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
《下士闻道大笑之》来历意思解释
下士:下愚的人。 下士听人讲“道”,哈哈大笑。 指道理玄妙,不被人理解。语出《老子》四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史记.酷吏列传.序》:“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语也
《下乔木而入幽谷》来历意思解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幽谷:深暗的山谷。 从高大的树木上下来,进入深暗的山谷中。 比喻处境由好变坏。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宋.张栻《答吕季克》:“原说中弊病,似不难见,不知李伯谏何故下乔木而入幽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