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鹿为马》来历意思解释
同“鹿是马”。宋 王安石《桃源行》诗:“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鹰犬人》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叹黄犬”。牵犬放鹰之人。借指鄙贱之人。唐 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鹭鸳》来历意思解释
同“鹭鵷”。明 梅鼎祚《玉合记.闻上》:“班首鹭鸳群,身上麒麟画。”
《鹭鵷》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元 陈孚《开平即事》诗之一:“金阙觚棱龙虎气,玉阶阊阖鹭鵷班。”
《鹭行》来历意思解释
同“鹭序鵷行”。明 袁宗道《将抵都门》诗:“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
《鹭廷》来历意思解释
同“鹭序鵷行”。宋 杨万里《辞免赣州得祠进职谢表》:“三圣旁招,蚤堕鹭廷之数;初潜豫附,晚参鹤禁之僚。”
《鹭序鸳行》来历意思解释
同“鹭序鵷行”。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并列 鹭、鸳群飞时,排列有序。比喻百官上朝的班行。元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悲伤,~,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多用于朝班。也作“鹭序鹓行”。
《鹭序鵷行》来历意思解释
《诗.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禽经》:“寀寮雝雝,鸿仪鹭序。”张华注:“鹭,白鹭也。小不逾大,飞有次序,百官缙绅之象。《诗》以振比百寮,雍容喻朝美。”又《隋书.音乐志中》:“怀黄绾白,鵷鹭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后因
《鹭序》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鹭序鵷行”。借指朝官站立的次序。明 陈汝元《金莲记.捷报》:“你去对爹爹叔叔说,看青鬓鹭序上显才华。”
《鹬蚌相斗》来历意思解释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之蛮 触相争,原无关于轻重,鹬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自互有损伤。”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鹬蚌相危》来历意思解释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北齐 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我乘其弊。”
《鹬蚌争持》来历意思解释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柳亚子《痛哭》诗之五:“如何满地渔翁日,鹬蚌争持死不甘。”
《鹬蚌相争》来历意思解释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 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哭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见“鹬蚌相悖,渔人得利”。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演出风云阵。”【典源】《战国策燕策二》:
《鹪鹩枝》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所任低级职位。清 钱谦益《再次敬仲韵》之十一:“鸿雁计周谋稻黍,鹪鹩枝稳称飞翔。”
《鹪鹩心》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鹪鹩一枝”。比喻欲望不高,易于自足的心愿。宋 张九成《秋兴》诗:“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
《鹪鹩在一枝》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栖隐。唐 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方正贤良文学》来历意思解释
参见“贤良方正”。
《刘孝标》来历意思解释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传》:“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峻居东阳,吴、会人士多从其学。”又
《贤良方正》来历意思解释
意为有德有才、端平正直之人。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询访政治得失。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公元前108年,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他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很有作为。汉文帝前二年(前178年),汉文帝说:“各地接到我的诏令后,大
«
1
118201
118202
118203
118204
118205
118206
118207
118208
11820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