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芙蓉幕》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莲幕”。指显贵大吏的幕府。唐 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芙蓉城》来历意思解释
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石曼卿)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驴去如飞。”后因以“芙蓉城”为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为悼念亡友的典故。宋 苏轼《芙蓉城》诗:“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
《芙蓉剑》来历意思解释
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 勾践有宝剑名“纯钧”,相剑者薛烛以“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后因称利剑为“芙蓉剑”。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相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芒背》来历意思解释
同“芒刺在背”。宋 苏轼《与温公书》:“某以愚暗获罪,咎自己招,无足言者;但波及左右,为恨殊深……然某思之,不啻芒背尔。”
《芒刺在躬》来历意思解释
同“芒刺在背”。前蜀 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见“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
《芒刺之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芒刺在背”。谓对隐患的疑惧。《周书.闵帝纪论》:“政由宇氏,主怀芒刺之疑。”
《芋魁饭豆》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陂坏当复”。指粗劣的饭食。宋 苏轼《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诗:“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芋魁豆饭》来历意思解释
同“芋魁饭豆”。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
《节足》来历意思解释
《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后因以“节足”称凤凰鸣叫。亦借指凤凰。清 魏源《杂诗》之六:“何如丹山凤,悦音天下平。伶伦去嶰谷,谁师节足鸣?”
《节取》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 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言之缕缕,殊愧词不能达意也……幸赐裁酌而节取之。”
《艾怨》来历意思解释
《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后因用“艾怨”泛指悔恨、埋怨。张洁《沉重的翅膀》十二:“〔万群〕生硬和冰冷后面,是方文煊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浓烈的艾怨。”
《色笔》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江淹梦笔”。指生花妙笔。宋 刘克庄《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词:“把一枝色笔,掷还郭璞;些儿残锦,回乞天孙。”
《色斯》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后因以“色斯”为比喻见机远遁以避祸的典故。《后汉书.左雄传》:“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古人所以或避危乱而不肯入,或色斯而不终日者,虑巫山之失
《色丝虀臼》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绝妙好辞”。“绝”、“辞”的离合析字。谓绝妙的文辞。《随园诗话》卷十一引清 蒋士铨《迈陂塘》词:“东涂西抹年华改,说甚色丝虀臼。”
《色丝文》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绝妙好辞”。指曹娥碑文。亦指美文。唐 赵嘏《题曹娥庙》诗:“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色丝》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绝妙好辞”。“绝”的离合析字。谓绝妙;妙文。唐 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觌华玉,留连叹色丝。”宋 曾巩《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明 高启《感怀次蔡参军韵》:“年来只念江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艰鲜》来历意思解释
《书.益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孔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后因以“艰鲜”为食物匮乏之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财用殚匮,民食艰鲜。”
《艰食》来历意思解释
同“艰鲜”。唐 李商隐《赛荔浦县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
《良药苦口》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苦口恶石”。好药味苦难入口,比喻忠言逆耳。汉 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见“苦口良药”。
《良禽择木》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因以“良禽择木”比喻贤士择主而事。元 张宪《行路难》诗:“马援不受井蛙囚,范增已被重瞳误。良禽择木乃下栖,不用漂流叹迟暮。”主谓 鸟儿选择树木栖息。比喻贤能之士选择服务的主子。语本《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