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来历意思解释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内省无愧》来历意思解释
见“内省不疚”。
《内疏外亲》来历意思解释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内清外浊》来历意思解释
晋杨泉《太玄经》:“内清外浊,敝衣裹玉。”
《内忧外侮》来历意思解释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内应外合》来历意思解释
见“里应外合”。《东周列国志》14回:“无知衔恨于心久矣! 每思作乱,恨无帮手。我等不若密通无知,~,事可必济。”
《内外感佩》来历意思解释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内外夹击》来历意思解释
见“内外夹攻”。郭沫若《洪波曲》5章:“当时的军事消息是作着这样的报导的:台儿庄正面之敌,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尚据险顽抗,战况之烈,空前未有。”
《内助之贤》来历意思解释
《宋史•后妃传上序》:“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内仁外义》来历意思解释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田单术》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即墨城)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子猷意》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访戴”。用指思念友人的情意。唐 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诗:“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
《子猷惜此君》来历意思解释
晋 裴启《语林》:“王子猷(王徽之)尝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又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
《子猷志》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访戴”。谓思友而不顾道远境难毅然造访。唐 田娥《寄远》诗:“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子猷归》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访戴”。谓访友兴尽而归。唐 戴叔伦《答孙常州见忆》诗:“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宋 林景曦《东山渡次胡汲古韵》:“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
《子猷宠》来历意思解释
同“子猷惜此君”。唐 元稹《寺院新竹》诗:“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子猷去》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访戴”。谓访友乘兴而往。闽 徐夤《夜》诗:“剡川雪满子猷去,满殿月生王母来。”
«
1
118159
118160
118161
118162
118163
118164
118165
118166
118167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