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鱼水相投》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明 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套曲:“冤家聚首,似膝胶相和,鱼水相投。”见“鱼水相欢”。明 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冤家聚,似漆胶相和,~。”
《鱼水恩深》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契”。唐 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鱼水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刘葛鱼水”。喻指君臣相得。五代 和凝《宫词》之五九:“君圣臣贤鱼水契,鸿基须贺永清平。”
《鱼水和谐》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主谓 形容关系和好谐调,如同鱼和水一样。语本《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 吾不识。’婶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我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
《鱼水亲》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契”。唐 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鱼水乐》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契”。陈子范《狂吟》诗之二:“忍说君臣鱼水乐,匈奴不是霸王才。”
《鱼服困》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白龙鱼服”。指贵从贱游而得祸。清 赵翼《淮阴钓台》诗:“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鱼服》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白龙鱼服”。指帝王或贵人微服。清 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一》:“人知滁扬(郭子兴)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
《鱼感姜出》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姜诗跃鲤”。形容孝德感天。唐 李商隐《过姚孝子庐偶书》诗:“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鱼得水》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水”。唐 施肩吾《杂古词》之四:“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
《鱼幅》来历意思解释
同“鱼书”。明 吕天成《齐东绝倒》二出:“顾不得凤楼幽梦远,又何惜鱼幅好音讹。”
《鱼山》来历意思解释
《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 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
《十世宥之》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成公十五年》:“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十不离九》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指料想与事实不会有很大的差错。《荡寇志》137回:“哥子道:‘运气来了,那里论不定,方才我听他的梦话,又听你说出他的面貌,这人定是宋江,端的十不离九……’”△多用于对人事的估测。→所差无几 十有八九 ↔天悬地隔。也作“八九不离十”。
《十不得一》来历意思解释
《旧唐书•张濬传》:“汉武因恭俭富庶之后,建置朔方,孙弘沮之,十不得一。”
《势高益危》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日者列传》:“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势钧力敌》来历意思解释
见“势均力敌”。钧,通“均”。《宋史苏辙传》:“吕惠卿始谄事王安石……及~,则倾陷安石。”
《势若脱兔》来历意思解释
唐陆龟蒙《杂讽》:“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势穷力极》来历意思解释
见“势穷力竭”。《三国演义》32回:“尚军大溃,退走五十里,~。”
《势穷力尽》来历意思解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