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引绳棋布》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纵横整齐。宋 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引绳棋布。”并列 形容排列整齐。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褒义。多用于建筑物方面。
《引绳削墨》来历意思解释
木工用浸过墨的细绳拉直打线,按墨迹切削木头。比喻严守成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在阮翁门,每有异同。其诗引绳削墨,不失尺寸。惜才力窘弱,对其篇幅,都无生气。”亦作“引绳切墨”。清.冯班《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西涯之词,引绳切墨,议论太重,文无比兴
《引绳切墨》来历意思解释
切:切削。木工拉墨线裁直。比喻为人刚正耿直或诗文合乎规范及标准。语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并列 谓木工拉墨线裁直。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不少假易。”△褒义。用于比喻刚正不阿。→直言骨鲠 严气正性 刚正不
《引经据古》来历意思解释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宋 楼钥《再乞致仕第二札》:“万一颠沛于效庙坛壝之前,有污大仪,则臣死不足以塞责,是以不复更敢引经据古,直述情素,投告君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序》:“缅昔作者,如王仲任、应仲远,引经据古,博辨宏通。”并列
《引经据典》来历意思解释
引用经书,根据典籍。《镜花缘》九二回:“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正,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官场现形记》五五回:“教习听他引经据典,说得津津有味,心上着实可笑。”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倘在文人,他总有一番辩护自己的变化的理由,引经据典。”并列
《引线穿针》来历意思解释
把线穿上针眼。叶圣陶《穷愁》:“乃引线穿针,捧袄以缝。”亦比喻从中联系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排兵布阵,舅太太便在那边密密的引线穿针。”并列 引线穿过针眼。比喻从中拉拢说合。《儿女英雄传》24回:“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
《引类呼朋》来历意思解释
类:同类。招引同类,呼喊友朋。多用于贬义。宋.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亦作“呼朋引类”。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然后呼朋引类,借势乘权,恣其所欲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陈秀才专好结客,又喜风月,逐日呼朋引类,
《引短推长》来历意思解释
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南史.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明 李贽《读史.〈曹公
《引狼自卫》来历意思解释
犹引虎自卫。王树柟《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天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见“引虎自卫”。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天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之喻。”
《引狗入寨》来历意思解释
犹引狼入室。《醉醒石》第三回:“一说与众人知道,岂不被人看破了?如何不引起人勾骗之心,这分明是钱秀才自己引狗入寨也。”见“引狼入室”。《醉醒石》3回:“一说与众人知道,岂不被人看破了;如何不引人勾骗之心,这分明是钱秀才自己~也。”
《引狼入室》来历意思解释
引狼到室里来。比喻把坏人引进内部。《聊斋志异.黎氏》:“士则无行,报亦惨矣。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茅盾《子夜》七:“那些大计画的主动者光景是美国资本家,但中国方面是些什么人呢?干这引狼入室的勾当!”把狼招引到家里来。廖辉英《红尘
《引物连类》来历意思解释
指引证某一事物而连带至同类事物。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宋.苏轼《〈六一居士集〉序》:“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粤歌》:“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并列 引
《引火烧身》来历意思解释
引火烧自己。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用以比喻主动向群众揭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争取批评帮助。沈醉《我这三十年》一七:“这个思想一暴露,就如同引火烧身一般,有些人便展开了对我的批判。”偏正 把火引过来烧自己。比喻自取灭亡,或自讨苦吃。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1幕:
《引水入墙》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其他 引水进入墙里。《儿女英雄传》4回:“这不是我自己‘~’、‘开门揖盗’吗?”△贬义。用于比喻自招祸患。→开门揖盗 引狼入室 引虎入室引狗入寨
《引日成岁》来历意思解释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并列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褒义。多用于思念深切,含有对被思念者仰望崇敬之意。→望穿秋水 度日如年
《引新吐故》来历意思解释
犹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晋 陆机《列仙赋》:“引新吐故,云饮霞餐。”并列 犹言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晋陆机《列仙赋》:“~,云饮霞餐。”△用于养生方面。→吐故纳新
《引律比附》来历意思解释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偏正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条文,比照犯罪的事实,予以定罪。《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用于法制方面。→以法律
《引喻失义》来历意思解释
引:称引,引证。喻:譬喻。义:道理。称引譬喻不合道理。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并列 不恰当地引用例证而失大义。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贬义。多用于言谈方面。 →荒诞不经
《引咎责躬》来历意思解释
同“引咎自责”。《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庚子,以旱故,公卿以下,引咎责躬。”见“引咎自责”。躬,自身。《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后壹(吕壹)奸罪发露伏诛,权~。”
《引咎自责》来历意思解释
引咎:承认过失。主动承担过失并作检讨。《晋书.庾亮传》:“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如人子,得过于父母,惟有恭顺静思,引咎自责,庶几可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主人〕乃呼弟及妻
«
1
118154
118155
118156
118157
118158
118159
118160
118161
118162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