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梗泛萍漂》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土偶桃梗”。喻漂泊无定。清 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经几番凶恶战斗,怎免得梗泛萍漂?”
《梗泛》来历意思解释
同“泛梗”。清 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经年梗泛判游踪,一笑惊从意外逢。”
《梓里》来历意思解释
同“梓桑”。五代 翁承赞《奉使封闽王归京洛》诗:“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
《梓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桑梓”。故乡。清 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烽烟起,梓桑半损。欲归,归途难问。”
《梓牛》来历意思解释
《渊鉴类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记》:“秦文公造长安宫,终南山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梓树神化为青牛,文公命骑击之,骑不胜。”本为传说中的梓树神化为牛,后用以借指梓树上长的似牛状瘿瘤。清 钮琇《觚賸.荔根屏》:“夫天之生物神矣,而以物肖物,天夺人
《梓乡》来历意思解释
同“梓桑”。清 冯桂芬《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如竟以经造册充数,则流毒梓乡,百世无已。”
《梅鹤家庭》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梅妻鹤子”。指清高脱俗的隐士生活。丁以布《题和靖祠壁示不识》诗:“先生别是钟情者,梅鹤家庭不染尘。”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与人动刀子拼杀。《红楼梦》第七回:“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鲁迅《谣言世家》:“到现在……连流氓也少有浙东似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打架。”《红旗谱》卷一:“四十八村的人们,听说朱老巩和冯兰池要为这座钟,白刀子进去,红
《白丁俗客》来历意思解释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明.无名氏《庞掠四郡》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并列 泛指粗俗之辈。明无名氏《庞掠四郡》1折:“往来无~,谈笑有上士高宾。”△指平民。
《登高自卑》来历意思解释
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引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亦作“升高自下”。《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其他 卑,低、低处。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譬如
《登高能赋》来历意思解释
赋:指吟诵写作。谓登高望远,而能见景生情,吟诗作文。喻指士有才能。《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隋书.经籍志》:“古者登高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诔,作器能铭,则可以为大夫。”其他 登上高处,见到美景,能吟诗作赋来抒
《登高而招》来历意思解释
登到高处挥手招呼人。指站得高就可以招呼到远处的人。比喻有声望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就会更多。《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动 谓善假于物,其效彰著。《荀子劝学》:“~,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
《登高望远》来历意思解释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比喻思想境界高,才能目光远大。语本《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连动 用以表示怀念的意思。元郑德辉《王粲登楼》3折:“~,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多用于心理方面
《登高必赋》来历意思解释
赋:吟诵诗赋。谓登高望远,见景色无限,必能触发才情,吟诵出美好的诗赋以言其志。《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是以创造大业,文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来历意思解释
卑:下,低。迩:近。登上高山要从低处开始,行远路要从近处走起。比喻做事必须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见“登高自卑”。
《登高履危》来历意思解释
登在高处,踩在险地。形容身处尊位而诚惶诚恐。宋.秦观《雪浪石》诗:“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并列 比喻诚惶诚恐。宋秦观《雪浪石》:“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多用于心理活动方面。
《登高去梯》来历意思解释
《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登上高处而去掉梯子,以示有进无退。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徇国忘家,恤人犹己……盖如登高去梯,与之死生;投醪均味,忘其饥渴。”其他 比喻无退路可走。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唐
《登高一呼》来历意思解释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因以“登高一呼”比喻有地位的人物发出倡议或号召,响应者众。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登锋陷阵》来历意思解释
踩踏着刀剑的锋刃冲入敌阵。形容作战勇猛无惧。晋.葛洪《抱朴子.朵应》:“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并列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无比。晋葛洪《抱朴子杂应》:“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皆终身不伤也。”△褒义。多用于战斗方面。→冲锋
《登界游方》来历意思解释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并列 指周游世界各地。《西游记》1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多用于旅游方面。
«
1
118124
118125
118126
118127
118128
118129
118130
118131
118132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