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七口八嘴》来历意思解释
同“七嘴八舌”。鲁迅《坟.我之节烈观》:“久而久之,父兄丈夫邻舍,夹着文人学士以及道德家,便渐渐聚集,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口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见“七嘴八舌”。鲁迅《坟我之节烈观》:“只是~
《七上八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心神不定。《水浒传》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吓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见“七上八下”。《官场现形记》48回:“荐头正为太太说要拿他当窝家办,吓得心上十五个吊桶~。”
《丁真永草》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梁丁觇善隶书,南朝陈智永善草书,时人称“丁真永草”。后用以称赞人书法的工妙。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见“丁真楷草”。《五杂俎人部三》卷7:“陈丁觇善书,与智永齐名,时谓~。”
《一龙生九种》来历意思解释
龙生九子,各有差别。比喻人的品性、素质各不相同或事物总有差异。《红楼梦》九回:“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子弟与些亲戚家的子侄,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丁宁告戒》来历意思解释
丁宁:也作“叮咛”,再三嘱咐。告戒:也作“告诫”,劝人加以注意或警惕。一再嘱咐必须加以注意或警惕。《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也作【丁宁戒告】。《宋史.梅挚传》:“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一岁而
《丁一确二》来历意思解释
丁:钉。形容确凿不移。《朱子语类》卷六九:“修辞便是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元.无名氏《合同文字》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知县见他丁一确二说着,有些信将起来
《一龙九种》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龙生九子。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红楼梦》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主谓 龙生九子,比喻人们的品格、爱好各不相同。《红楼梦》9回:“俗语说的好:‘~,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
《一齐天下》来历意思解释
统一全国。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述宾 统一全国。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今陛下临制海内,~,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多用于建功立业方面。
《一齐二整》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穿戴整齐。《歧路灯》一○三回:“作速走,不必一齐二整。”并列 形容整齐、清楚。《歧路灯》103回:“作速走,不必~。”△褒义。多用于穿戴方面。
《一龙一蛇》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或显或隐,随情况的不同而变化。《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后汉书.冯衍传下》:“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并列 比喻
《一鼻孔出气》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态度和主张相同。现多含贬义。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似此不必学温 韦,已与温 韦一鼻孔出气。”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以前做学生时,回乡看见农民反对‘洋学堂’,也和一般‘洋学生’、‘洋教习’一鼻孔出气,站在洋学堂的利益上面,总觉得农民
《一鼓一板》来历意思解释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比喻互相帮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并列 二者不可分离,比喻互为帮助支持。《
《一鼓而下》来历意思解释
趁形势有利或士气高涨时,一举打垮敌人或攻占城市。《东周列国志》六○回:“偪阳为楚伐宋之道,若兴师先向偪阳,可一鼓而下。”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径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偏正 趁士气振作时一举打败敌人或攻占阵地。明沈采
《一鳞半甲》来历意思解释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五年作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连率李公,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原指略有相似之处,后比喻事物的片段。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子美称苏涣为静者,而极美其诗……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亦
《一鳞半爪》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莪洲公诗》:“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搜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耳。”鲁迅《致增田涉》:“这次所记述的,只是一鳞半爪,如再详细研究,还可以发现很多不妥之处。”亦作“一鳞一爪”。明.邹元
《一高二低》来历意思解释
ㄧ ㄍㄠ ㄦ ㄉㄧ y go r d 972 ① 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路遥《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并列 指高低胜负或意外的事故。路遥《人生》上:“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艾芜《石青
《一马当先》来历意思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形容领先。《三国演义》七一回:“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杨家将》四五回:“文广一马当先,杀到邕州衙前,恰遇石宜走出,一刀砍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三回:“到了次日,日本兵果然让开一条大路,叶军门一马当先,领了全军
《焚舟破釜》来历意思解释
同“破釜沉舟”。《宋书.刘劭传》:“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孰;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见“破釜焚舟”。《宋书二凶传刘劭》:“支军别号,或~,步自姑孰;或迅楫芜湖。”
《焚舟》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破釜沉舟”。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唐 雍陶《离家后作》诗:“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焚膏》来历意思解释
同“焚膏继晷”。清 钮琇《觚賸.自怡编序》:“焚膏检较《涑水》、《通鉴》。”
«
1
118119
118120
118121
118122
118123
118124
118125
118126
118127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