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沈郎消瘦》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宋 韩元吉《夜行船.再至东阳》词:“楼上清风,溪头明月,不道沈郎消瘦。”宋 方千里《满江红》词:“沈郎消瘦,带围如束。”
《沈郎尪》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尪,孱弱、瘦弱。宋 高登《行香子》词:“奈沈郎尪,潘郎老,阮郎贫。”
《沈郎不胜衣》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南唐 李璟《浣溪沙》词之三:“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沈腰销瘦》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宋 赵长卿《水龙吟.江楼席上》词:“瞒他不得,诗情懒倦,沈腰销瘦。”
《沈腰消磨》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腰暗减”。南唐 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沈腰暗减》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沈约瘦”。指身体日渐消瘦。宋 万俟咏《别瑶姬慢》词:“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沈约病》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郎病”。元 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沈约病多般,宋玉愁无二,清减了相思样子。”
《沈约瘦》来历意思解释
《梁书.沈约传》载:沈约,字休文,谥隐侯,历仕宋、齐、梁,曾做过东阳太守。晚年不甚得志,给好友徐勉写信诉苦:“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旁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恃,方可
《沈约愁多》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沈约瘦”。形容极其忧愁苦闷。宋 杨亿《无题》诗之一:“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沈瘦》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元 王和卿《醉中天.别情》词:“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沈侯瘦》来历意思解释
同“沈约瘦”。宋 钱惟演《霜月》诗:“沈侯新觉瘦,宋玉旧多愁。”
《沆瀣之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沆瀣一气”。喻彼此十分投合。清 冯桂芬《重设张忠敏公祠记》:“盖有瓣香之诚,沆 瀣之契。”
《沈园》来历意思解释
宋 陆游《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沈园,南宋 浙江 绍兴之名园。陆游曾在此园会见其出妻唐琬。陆 唐本恩爱夫妻,因陆母不喜欢唐而出休。相见之情,凄婉动人。后因以“沈园”为夫妻分离又重见之典实。郁达夫《毁家诗纪》之十九:“沈园旧恨从头数,泪透
《沆瀣》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沆瀣一气”。谓彼此契合,意气相投。郑观应《〈盛世危言〉序》:“约以有过相规,有善相辅,沆 瀣诚相得也。”
《沆瀣一气》来历意思解释
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 瀣一气。”后以“沆瀣一气”指气味相投的人联结一起。今多用于贬义。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天之报施老奴者,如此不爽,纵有百子,亦必沆 瀣一气,岂复有以德报
《沅芷澧兰》来历意思解释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谓沅水澧水两岸生长芳草。后以“沅芷澧兰”比喻高洁的人与事物。清 金农《寄岳州黄处士》诗:“沅芷澧兰骚客远,朱桥粉郭酒人疏。”并列 芷,香草。指生于沅水、澧水两岸的芳草。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分澧有兰。”
《沅芷湘兰》来历意思解释
同“沅芷澧兰”。清 方文《酬邹师可见投之作》诗:“沅芷湘兰昔所闻,十年今始觏群芳。”见“沅芷澧兰”。清方文《酬邹师可见投之作》:“~昔所闻,十年今始觏群芬。”
《沂水行歌》来历意思解释
同“沂水弦歌”。宋 秦观《踏莎行.上巳日过华岩寺》词:“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
《沅江九肋》来历意思解释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后因以“沅江九肋”比喻稀少难得的人才。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惟故人二三辈与门生时时相过,文采议论,灿然可观,求子微、怀二,盖沅江九肋也。”偏正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灵龟。五代
《沂水舞雩》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先进》载:孔子要子路、曾晳、冉有等人“各言其志也。”曾晳说他喜欢:“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曾晳,名点)也!’”后以“沂水舞雩”谓知时处世,优游逸乐。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二
«
1
118054
118055
118056
118057
118058
118059
118060
118061
118062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