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狼奔鼠偷》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清 梅曾亮《朝议大夫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公在商州六年,贼出入陕西久,无所掠利,锐欲窥河南甚,狼奔鼠偷,情状捷出。”并列 像狼一样四处奔窜,像老鼠一样到处偷吃。比喻坏人到处滋扰生事。清梅曾亮《朝议大夫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公在商州六
《狼奔豕突》来历意思解释
突:冲撞。如狼和猪那样奔跑冲撞。形容坏人乱冲乱撞,恣意破坏,或形容敌人仓皇逃跑的景象。清.伤时子《苍鹰击.诉愁》:“狗偷鼠窃盈州县,狼奔豕突干刑宪。”茅盾《东条的“神符”》:“在中国战场它还能狼奔豕突,随心所欲。”亦作“豕突狼奔”。清.尤侗《平朔颂》:“鸣
《狼奔兔脱》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仓皇向四处逃窜。清.王濬卿《冷眼观》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并列 像狼和兔子那样乱跑乱窜。比喻仓皇逃跑。王濬卿《冷眼观》4回:“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
《狼吞虎餐》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见“狼吞虎咽”。
《狼吞虎噬》来历意思解释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并列 像狼和虎那样咬吞。比喻贪婪而残忍。明无名氏《鸣凤记河套》:“你~,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贬义。多用于品行。→
《狼吞虎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吃东西十分猛急的样子。《歧路灯》四六回:“绍闻只得陪差人吃饭,只呷了几口汤儿,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官场现形记》三四回:“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亦作“狼餐虎咽”。《西游记》五二回:“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狼吃幞头》来历意思解释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只能强自忍耐。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家里也使了他数锭银,不勾二年,银两使尽,剗地赶他出去,他则索狼吃幞头,心
《狼号鬼哭》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哭叫声音很凄厉。《红楼梦》第五八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见“鬼哭神号”。《红楼梦》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的!”
《狼前虎后》来历意思解释
前门赶走了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清 感惺《断头台.党争》:“怪华冠燕尾,拥輶轩,垂羽葆,颤巍巍丁当珂佩列公朝,都对天囚争报效,把舆情向九霄抛掉。早知道狼前虎后,一样愤难消。”并列 前面走了狼,后面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至。清感惺《断头台党争》:“
《狷介之士》来历意思解释
狷介:正直清高。指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语本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上.体别》:“狷介之人,砭清激浊……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偏正 狷介,心气正直。性情耿直,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晋书向秀传》:“以为巢、许~,未达尧心,岂足多慕。”△褒义。常用于写
《独门独院》来历意思解释
指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的院落或房屋。《儿女英雄传》四回:“安公子虽然生得尊贵,不曾见过外面这些下流事情……每到下店,必是找个独门独院。”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清 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亦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
《狮子搏兔》来历意思解释
搏:扑上去抓。比喻做小事情也要拿出全部力量。严复《与胡礼垣书》:“《娱老集》写境则极形色之工,抒情则穷微至之思,狮子搏兔,固用全力,漆园有言,道在矢溺。”见“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李劫人《大波》2部8章:“用尽~力量,仅仅把城池收复了……这倒实实在在出乎他的
《独行君子》来历意思解释
有卓异的操守和行为的士人。《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之。”又《王郎传》:“诏公卿举独行君子,郎荐光禄大夫杨彪。”偏正 指超世拔俗的厚德君子。《三国志魏书管宁传》:“举~。”△用于古代君子的德行方面。
《独霸一方》来历意思解释
在一个地方或一个方面称霸。含贬义。《喻世明言》卷二一:“钱王(镠)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述宾 指坏人独占一个地盘,称王称霸。《青年文学》编辑部的《青年佳作》:“因为她的小炬向来是坐的大人席,而且要~的。”△贬义。多用于势力方面。→独揽大权 独
《独辟蹊径》来历意思解释
蹊径:小路。独自开辟新路。比喻处事有独创的新方法。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述宾 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清叶燮《原诗外篇上》:“于是楚风惩其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蹊,不读作q。△褒义
《独行独断》来历意思解释
独自决断,只凭个人意志行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巴金《家》二五:“只可惜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
《独行其道》来历意思解释
独自实行自己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述宾 独自实行自己的信念。《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多用于信念方面。
《独行其是》来历意思解释
只顾按自己的主张去做。茅盾《子夜》七:“大概是不行的罢?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见“自行其是”。《孽海花》27回:“言和是全国臣民所耻,中堂冒不韪而~。”
《独竖一帜》来历意思解释
竖:树立。参见[独树一帜]。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1
118037
118038
118039
118040
118041
118042
118043
118044
118045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