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道貌岸然》来历意思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鲁迅《准风月谈.吃教》:“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亦作“岸然道貌”。清.纪昀《阅微
《道貌凛然》来历意思解释
犹道貌岸然。《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见“道貌岸然”。《敦煌变文》51:“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仪形畾落。”
《道西说东》来历意思解释
随便扯淡。《敦煌变文集.茶酒论一卷》:“阿你两箇,何用忩忩?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见“说东谈西”。《敦煌变文集茶酒论》卷1:“阿你两个,何用忿忿? 阿谁许你,各拟论功! 言词相毁,~。”
《道无拾遗》来历意思解释
同“道不拾遗”。《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隋书.艺术传.韦鼎》:“自是内部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道无拾遗。”见“路不拾遗”。
《道而不径》来历意思解释
谓走路不走小路,以免遇险。《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隋唐演义》一一回:“岂不闻君子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其他 不走小路,以防不测。《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多用
《辞州选一钱》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一钱太守”。称赞地方官清廉爱民。唐 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诗:“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
《邹衍谈天》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曰:“邹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后以“邹衍谈天”比喻善辩。元 袁桷《观物》诗:“张华博物身终死,邹衍谈天舌竟
《辞小秩》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辞官归隐。小秩,微薄的俸禄。唐 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辞同辇》来历意思解释
同“班妾辞辇”。宋 晁端礼《鹧鸪天》词:“近来谁解辞同辇,似说昭阳第一人。”
《辞不达意》来历意思解释
同“辞不达义”。宋 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见“词不达意”。《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十一〉》:“学作文时,总患~,能达意矣,则失之冗赘。”
《辛裾》来历意思解释
同“辛毗引裾”。元 顾德润《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曲:“常怀卞玉,敢引辛裾。”
《辞不达义》来历意思解释
《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后以“辞不达义”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二:“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主谓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辙涸羁臣》来历意思解释
同“涸辙之鲋”。清 黄遵宪《述闻》诗之四:“火焚祆庙连烽燧,辙涸羁臣乞海波。”
《辛毗引裾》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牵裾”。指三国 魏直臣辛毗敢于强谏君王事。唐 李瀚《蒙求》:“樊哙排闼,辛毗引裾。”【典源】《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
《辙鲋涸》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身处危境,十分痛苦。清 赵执信《纪旱》诗:“身为辙鲋涸,心与藩羊触。”
《辙鲋》来历意思解释
同“涸辙之鲋”。南朝 陈 徐陵《与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唐 孟郊《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诗:“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辙中鳞》来历意思解释
同“涸辙之鲋”。唐 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辛壬癸甲》来历意思解释
《书.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传:“〔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复往治水,不以私害公。”后因以“辛壬癸甲”谓一心为公,不计私人利益。清 邹容《涂山》诗:“辛壬癸甲今何有?且向东门牵黄狗。”并列 从辛日到甲日,共四天。后比喻不顾个人利益、一心为公的精
《辙中鱼》来历意思解释
同“涸辙之鲋”。唐 窦常《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
《辙中涸鲋》来历意思解释
同“涸辙之鲋”。清 袁于令《西楼记.乘鸾》:“吾儿辙中涸鲋,得占龙头,皆因友资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