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历意思解释
从不考虑怎样于自己有利,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毫不介意》来历意思解释
介意:搁在心里。对不愉快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里。鲁迅《藤野先生》:“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也作 ① 【毫不介怀】。《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毫厘不爽》来历意思解释
毫、厘:都是计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比喻极少的数量。爽:差错,失误。形容一点也不差。《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合幽明古今而观之,方知毫厘不爽。”《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此见神理分明,毫厘不爽。”也作【毫发不爽】。清.钱泳《履园丛
《毫分缕析》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精细地计算分析。《元史.桑哥传》:“时桑哥以理算为事,毫分缕析,入仓库者,无不破产,及当更代,人皆弃家而避之。”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盖《公羊》、《毂梁》专释经,而《左氏》专载事,至唐啖氏、赵氏,始毫分缕析,辨明义例,合三家之要而归之一
《毡上拖毛》来历意思解释
毡为毛制,在毡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似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毡上拖毛。”偏正 毡是毛制品,在上面拖毛,则涩滞难行。比喻
《毛骨耸然》来历意思解释
同“毛骨悚然”。《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茅盾《过年》:“阿唐怪声地笑了;这笑,老赵听了,却毛骨耸然。”见“毛骨悚然”。《隋唐演义》16回:“一番言语,说得叔宝毛骨耸然。”
《毛骨竦然》来历意思解释
同“毛骨悚然”。清 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巴金《春》六:“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见“毛骨悚然”。《说岳全传》65回:“众军士~,乌天黑地,那里去捞得。”
《毛骨悚然》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恐惧。元.刘因《孝子田君墓表》:“予每览之,未尝不始焉而惭惕若不自容,中焉而感激为之泣下,终则毛骨悚然,若有所振励者。”《西游记》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红楼梦》五一回:“忽听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悚然。
《毛里拖毡》来历意思解释
畏缩不前的样子。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则涩滞难移。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偏正 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滞涩难移。比喻畏缩不前。元关汉卿《金线池》4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贬义。 →思葸不前 ↔
《毛热火辣》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十分焦急。《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并列 形容十分焦急。杜鹏程《保卫延安》5章:“周大勇心里~地发躁。”△用于形容心情神态方面。→心急如火 心急如焚 ↔不慌不忙 若无其事平心静气
《毛羽未丰》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未成熟。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惜此时群治(学社)毛羽未丰,又迭经挫折。”主谓 比喻实力未足。语本《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惜此时群
《毛毛细雨》来历意思解释
指雨丝很细的小雨。《刘胡兰传.在阴暗的日子里》:“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星火燎原(选编之一).艰苦转战》:“天正下着毛毛细雨。趁着雨雾,我们冲出了包围。”偏正 指雨丝,很细的小雨。《刘胡兰传在阴暗的日子里》:“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
《毛手毛脚》来历意思解释
指做事粗心大意。《三侠五义》七六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并列 ①谓小偷小摸。《三侠五义》76回:“但凡有点~小人决不用他。”②动手动脚。指行为轻佻。《花月痕》9回:“~丑态百出。”③做事鲁莽毛糙,粗心大意。高和《越轨诉讼》:“大妈边给客人擦拭
《毛发耸然》来历意思解释
耸然:恐惧的样子。形容极度恐惧。《三国演义》八九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亦作“毛发悚然”。《红楼梦》一○一回:“虽然毛发悚然,心中却也明白。”主谓 耸然,害怕的样子。形容极其恐惧。《三国演义》89回:“朵思见之,~,回顾孟获曰
《毛发悚然》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邓洪《山中历险记》:“煞静的深夜,一个人在毫无掩蔽的山顶上,
《遗德余烈》来历意思解释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宋 王珪《天地太庙七室皇后庙奉慈庙奏告仁宗皇帝谥号祝文》:“伏以仁宗皇帝遗德余烈,蒙被天下,施之无穷。”亦作“遗德休烈”。宋 王珪《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遗德休烈,既已布泽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赋爵,
《遗形去貌》来历意思解释
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明 袁宏道《与陶孝若书》:“然一相识,而遂遗形去貌,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论也。”并列 舍却一切外在表现形式。明袁宏道《与陶孝若书》:“然一相识,而遂~,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论也。”△用于表述能深入对方内心境界达到精神相契。
《遗形藏志》来历意思解释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亦作“遗形忘性”。前蜀 杜光庭逸句:“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并列 超脱形骸,停止一切内心活动,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
《遗寝载怀》来历意思解释
谓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唐李元成《应贤良方正科对策》:“且犹郡邑公选,岩穴敷求,遗寝载怀,比岁临问,伫经术以佑职,想艺能以建官,则古之坐明堂,议衢室,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并列 有所思念而寝不安眠。唐李元成《应贤良与正科对策》:“且犹郡邑公选,岩穴敷求,~,
《遗名去利》来历意思解释
谓丢弃名位和利益。唐 卢肇《宣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欲攘贪,遗名去利。”并列 不追求名位和利益。唐卢肇《宣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欲攘贪,~。”△褒义。用于思想高尚的人。↔追趋逐耆
«
1
118006
118007
118008
118009
118010
118011
118012
118013
118014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