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郭公夏五》来历意思解释
同“夏五郭公”。荒芜《长安杂咏》诗之二:“郭公夏五大懵懵,小试黔驴技已穷。”
《郦生狂》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高阳酒徒”。泛指酒徒狂放不羁。元 赵孟
《郭伋还州》来历意思解释
同“郭伋待期”。唐 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郭伋还州,尚不欺于童子。”
《郤诜高第》来历意思解释
同“郤诜丹桂”。唐 韩翃《别汜水县尉》诗:“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见“郤诜丹桂”。唐韩翃《别汜水县尉》:“谷永直言身不顾,~转名香。”
《郤诜荣》来历意思解释
同“郤诜丹桂”。唐 张道符《和主司王起》:“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郤诜荣。”
《郤诜策》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郤诜丹桂”。谓中高第的贤良对策。唐 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名逃郤 诜策,兴发谢玄文。”
《郤诜第》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第。唐 岑参《送蒲秀擢第归蜀》诗:“新登郤诜第,更着老莱衣。”
《郤诜桂》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举功名。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郤诜桂,行弃终生
《郤诜枝》来历意思解释
同“郤诜丹桂”。五代 和凝《小重山》词:“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郤诜枝。”
《郤桂》来历意思解释
同“郤诜丹桂”。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刘家则三嘏扬芳,马氏则五常擅美。故得数枝郤桂,交茂鸰原;一本田荆,分辉鸡树。”
《郤枝》来历意思解释
同“郤诜丹桂”。唐 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郢路》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喻指歌坛文场。唐 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虽雅调清歌,诚寡和于郢路。”唐 李白《感遇》诗之四:“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郤诜丹桂》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郤诜丹桂”喻科举及第。丹桂,桂树的一种。前蜀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无成久
《郢质》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郢匠挥斤”。指被匠石挥斧削尽鼻端白泥而立不失容的郢人。比喻合作无间的知音。《晋书.嵇康传》:“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
《郢调》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曲调。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琴〕:‘恐污尊听,不敢胡弹。’〔云〕:‘何必太谦,愿闻郢调。’”
《郢词》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中曲”。唐 方干《叙雪献员外》诗:“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郢氏斤》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匠斤”。清 李渔《怜香伴.蹴居》:“我私心,还自忖,怕遇着多才女伴联闺运,那时节有技难藏郢氏斤。”
《郢正》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郢匠挥斤”。郢匠挥斧斫鼻,尽除鼻上之泥而鼻不伤。因以“郢正”为以诗文就正于人的谦词。清 缪彤《与颜光敏书》:“伏枕偶得二诗,书呈大方郢正。”
《郢歌》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诗文。唐 张九龄《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唐 许浑《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诗:“郢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郢曲》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泛指乐曲。南朝 宋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唐 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郢曲琴空奏,羌笛音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