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浣纱石》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浣纱溪”。相传西施浣纱用石。唐 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花石》诗:“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若到天涯忆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浣纱津》来历意思解释
同“浣纱溪”。唐 楼颖《西施石》诗:“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浣纱倾敌国》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西施”。指君主惑于女色,荒废朝政,国败身亡。浣纱,指浣纱女西施。宋 刘筠《再赋七言》:“欲选浣纱倾敌国,越王更起近江楼。”
《浣纱溪》来历意思解释
《太平御览》卷四七引晋 孔晔《会稽记》:“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 绍兴南若耶山下,若耶溪旁有浣纱石,相传西施浣纱于此。后因称若耶溪为“浣纱溪”。唐 司空图《杨柳枝》词:“何似浣纱溪畔
《浣纱》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西施”。指浣纱女西施。宋 潘牥《洞仙歌》词:“自浣纱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几见花开花谢。”
《浣水》来历意思解释
同“浣花溪”。明 徐渭《抱琴美人图》诗:“浣水倾吴国,为云到楚台。”
《浚泉》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凯风寒泉之思”。谓孝子不能事亲而自责。唐 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浚泉之有冽,今痛防墓之未迁。”
《浔阳田》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寻阳三隐”。指隐居之地。唐 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诗:“遥羡绣衣客,冏然马首先。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
《浚恒》来历意思解释
《易.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孔颖达疏:“浚,深也。最处卦底,故曰深。深恒者,以深为恒是也。”后以“浚恒”谓超出通常的要求。明 唐顺之《与杨蕉山书》:“且夫直前太锐,近于用壮;取必太过,近于浚恒。在《易》固有戒矣。”
《浔阳司马》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司马青衫”。指白居易。也借指身处逆境的人。宋 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浓抹淡妆》来历意思解释
同“淡妆浓抹”。明 刘基《顾周道山水图》诗:“兴来走笔如有神,浓抹淡妆无不好。”见“淡妆浓抹”。
《浑沌窍》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凿窍”。指自然形成的山洞、洞穴。金 元好问《鹳雀崖北龙潭》诗:“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浑然一体》来历意思解释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后以“浑然一体”谓融合为一,完整不可分。明 李贽《耿楚倥先生传》:“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偏正 融合在一起而难以分开的样子。明李贽《焚书耿楚倥先生传》:“两舍则
《浑浑噩噩》来历意思解释
汉 扬雄《法言.问神》:“虞 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浑厚朴质貌。噩噩,严肃正大貌。后以“浑浑噩噩”谓淳厚朴质。明 胡应麟《诗薮.古体下》:“两京歌谣,便自浑浑噩噩。”并列 ①形容浑厚质朴的样子。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3:“两
《浑沌未凿》来历意思解释
同“混沌未凿”。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教育次序第一》:“未自知有我纯然浑沌未凿境界。”
《浑沌凿》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凿窍”。比喻破坏自然,斫丧天真。清 孙枝蔚《饮酒和陶韵》之二十:“浑沌一以凿,几客返其淳?”
《浑沌》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凿窍”。本指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口鼻,开之则死。后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
《浑噩》来历意思解释
同“浑浑噩噩”。元 袁桷《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约制如竟宁,浑噩回正始。”
《济苍生》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东山再起”。谓造福百姓。元 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
《济胜资》来历意思解释
同“济胜之具”。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于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色瓠,其于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