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发人深思》来历意思解释
发:启发。启发人深入地思考。语本唐.刘禹锡《柳花洞》:“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兼语 发,启发。启发人去作深入的思考。京夫《手杖》:“(老头儿)使用十分朴素的语言和生活教给他的智慧,阐发古往今来的人生哲理……虽平平淡淡,却颇~,让人牵肠动情。”△多用于认真
《反骄破满》来历意思解释
反对骄傲,破除自满。《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并列 反对骄傲,破除自满。[例]省有关领导要求狠抓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反首拔舍》来历意思解释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除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杜预注:“反首,乱头发下垂也。拔草舍止,坏形毁服。”并列 拔舍,除去杂草,就地宿营。头发下垂,野宿于外。形容战败的狼狈状态。
《反道败德》来历意思解释
违反正道,败坏道德。《书.大禹谟》:“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并列 违反正道,败坏道德。《尚书大禹谟》:“侮慢自贤,~。”△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的品性方面。
《反面无情》来历意思解释
翻脸不讲情义。明.邵璨《香囊记.辞婚》:“状元,成就了吧!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好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清.洪昇《长生殿.刺逆》:“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
《反面文章》来历意思解释
谓正话反说,似褒实贬。《镜花缘》八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诗》:巨屦扬矣,于彼高冈,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带贬,反面文章,含蓄无穷,颇有风人之旨。’”偏正 从事情的反面所做的文章。多指反语。《镜花缘》87回:“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
《反面教员》来历意思解释
教员:教师。指有反面教育意义的人或事。谢觉哉《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要有两种教员:正面教员和反面教员。有反面才能显出正面的正确。人的得益处常常来自反面的比来自正面的多。”偏正 从反面对人有教育意义的人或事。常指阶级敌人或与人民为敌的言行。谢觉哉《读雷锋
《反间之计》来历意思解释
间:原指间谍,后又指离间。原指利用敌方的间谍把假情况传人敌方使之错误决策的计谋。后专指离间敌方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语本《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偏正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
《反躬自问》来历意思解释
反问自己。刘道一《驱满酋必先杀汉奸论》:“清夜自思,反躬自问,毋亦待人之不恕,而转使虏之笑我乎!”孙中山《建国方略.以饮食为证》:“吾人试以饮食一事,反躬自问,究能知其底蕴者乎?”亦作“反身自问”。清 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
《反躬自责》来历意思解释
躬:身体。回过身来责备自己。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元史.泰定帝纪一》:“陛下以忧天下为心,反躬自责。”《清史稿.穆宗纪一》:“反躬自责,保全名节,副皇考委任之意。”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五章:“特别是潼关南原战败之后,这种反躬自责的心情更甚。”见“反躬
《反躬自省》来历意思解释
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宋.朱熹《乐记动静说》:“此一节正天理人欲之机,间不容息处。惟其反躬自省,念念不忘,则天理益明,存养自固,而外诱不能夺矣。”亦作“返躬内省”。《清史稿.文宗纪》:“诏曰:‘今年过节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内省,未能上感天和。
《反败为胜》来历意思解释
将失败之局扭转为胜利。《三国演义》一六回:“将军在急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兼语 把败局转变为胜利。白桦《啊! 古老的航道》:“任大爷忽然苏醒了,突然进行反击,一举而~。”△褒义。多用于情势向好的方面发展。→化险为夷
《反覆无常》来历意思解释
变化不定。《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嗳呀!你们底感情,真是反覆无常。”亦作“反复无常”。巴金《家》十:“哪个晓得是真是假?你们做少爷、老爷的都是反复无常,不高兴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反行两登》来历意思解释
登:通“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商君书.徕民》:“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以为粟,此反行而登之计也。”登,通“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商君书徕民》:“今以草茅之地,徕三
《反老还童》来历意思解释
由衰老返回青春。原为道家传说的一种却老术。后多用作向老年人祝颂赞美之词。也指由老年回复到少年的脾气或容颜。汉.史游《急就篇》:“长乐无极老复丁。”《文苑英华》卷三五二引缺名《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隋唐演义》七○回:“自知又不能减了二十年
《反经合义》来历意思解释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事理。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起自太原至京城》:“不为欺绐,自然反经合义,妙尽机权。”唐.刘知幾《史通.诸晋史》:“然杨能反经合义,足矫奢葬之愆。”并列 经,常道;义,义理。虽然不合常规,但仍合乎义理。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2:“
《反目成仇》来历意思解释
反目:翻脸。翻脸而成为仇敌。《红楼梦》五七回:“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连动 一下伤了感情,就成了仇人。《红楼梦》57回:“甚至于怜新弃旧,~的,多着呢!”△多用于情感变化方面。 →泼水难收 翻脸无情
《反求诸己》来历意思解释
求:寻找,追究。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在自己身上去追究。《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宋.袁甫《跋方友尼家藏五遂堂遗墨》:“进身之计,不必他求,但朝夕勉励,反求诸己,自然感动孚格,人谁不称慕之?”述补 反过来追究自己。求,
《反正拨乱》来历意思解释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反正拨乱之主,曾何以措其筋力与韬钤,载其刀笔与喉舌,使祭则与,食则血。”并列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语本《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反本修古》来历意思解释
本:根本。修古:遵循古道。指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并列 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礼记礼器》:“礼也者,~,不忘其初者也。”△褒义。多用于本真方面。
«
1
117972
117973
117974
117975
117976
117977
117978
117979
117980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