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龙拏虎跳》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茅盾《北方的原野》:“我以为这并不比龙拏虎跳的战斗场面少些激动人心的力量。”
《龙拏虎攫》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清 王晫《今世说.企羡》:“新城 王西樵 阮亭,每过邮亭野店,辄题诗壁上,诗既惊人,使笔斗大,龙拏虎攫。”
《龙拿虎跳》来历意思解释
像龙那样抓拿,像虎那样跳跃。形容威武勇猛。《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飞电马,追风马,跨上时电卷风驰;龙骧(xing)军,虎贲(bn)军,用着他龙拿虎跳。”(龙骧:古代将军的名号。虎贲:古代指勇士。) 也作【龙拿虎掷】。(掷:腾跃。)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
《龙拏虎掷》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宋 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堆胸胄。”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彼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
《龙投大海,虎奔高山》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摆脱困境,回到自由自在的广阔天地。明.周楫《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这一去正如龙投大海,虎奔高山。”也单作【龙归大海】。《红岩》第十八章:“他想得很周到,一下车,到百货公司转一阵,他就可以……突然摆脱敌人安排的一切阴谋,象龙归大海似的,从人丛中逃
《龙战鱼骇》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战争激烈。《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并列 龙战,语出《易经坤》“龙战于野”,喻指战争。骇,惊骇。形容战争非常激烈。《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
《龙战虎争》来历意思解释
同“龙争虎斗”。汉 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三国 魏 邓艾《报后主降书》:“王纲失道,群英并起,龙战虎争,终归真主。”见“龙争虎斗”。汉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
《龙战于野》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群雄角逐。明张岱《与李砚翁》: “风波水火,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朋党之祸,与国家相终始。” 参见:○玄黄
《龙性难驯》来历意思解释
驯:驯服。比喻人性格倔强,不屈服于任何外力。语本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龙心凤肝》来历意思解释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中国民间故事选.大师兄闹衙门》:“老头忙说:‘别价别价!我满肚子是气,就是龙心凤肝也吃不下去。”参见“龙肝凤髓”。并列 比喻珍贵稀
《龙幡虎纛》来历意思解释
将帅之旗。明 陈子龙《少将行》:“五营画戟青茫茫,龙幡虎纛云霞墙。”并列 幡,一种窄而长的旗子。纛,大旗。指将帅之旗。明陈子龙《少将行》:“五营画戟青茫茫,~云霞墙。”△多用于古代战场。
《龙屈蛇伸》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清 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并列 屈,蜷缩。伸,张开。龙蜷曲着而蛇舒张着。比喻正人君子受屈而卑劣小人得志。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自终古。”△多用于写人的不同处境。
《发号布令》来历意思解释
同“发号施令”。《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见“发号施令”。《吴子励士》:“夫~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之所恃也。”
《发号吐令》来历意思解释
同“发号施令”。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发号吐令,则訇若震霆之激响,而不为邪辩改其正。”
《龙子龙孙》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帝王的后裔。《元曲选外编.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比他是龙子龙孙,则军师想度,元帅寻思,休休是他每亲的到头来也则是亲,怎辨清浑。”并列 比喻帝王后代。元尚仲贤《三夺槊》3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比他是~。”△
《龙威虎震》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清 包世臣《安吴论书.历下笔谭》:“北魏书……《张公清颂》、《贾使君》、《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各造像为一种,皆出《
《发号出令》来历意思解释
同“发号施令”。《礼记.经解》:“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明 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且今之为政者,必有堂宇以为发号出令之地。”见“发号施令”。《礼记经解》:“~而民说,谓之和。”
《发上指冠》来历意思解释
指:头发直立。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庄子.盗跖》:“盗跖闯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见“怒发冲冠”。清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湘灵命酒连举十馀觞,大醉欢呼,~,已复悲歌出涕。”
《发凡起例》来历意思解释
凡:要略。例:指体例。在书的正文之前关于本书主旨和体例的说明。语本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清.汪琬《吴逸民传序》:“均宁作此传,捃(jn)摭最博,而去取最严,发凡起例,井然不苟。”(捃摭:收集。)《艺风堂友朋书札.陆心源.
《发人深省》来历意思解释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因以“发人深省”谓能启发人深思省察。茅盾《为民营出版业呼吁》:“这一个‘故事’颇可发人深省。”兼语 启发人深思而有所醒悟。语本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海上花列传》1回:“见
«
1
117971
117972
117973
117974
117975
117976
117977
117978
11797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