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高飞远翔》来历意思解释
飞得既高又远。比喻前程远大。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亦作“高飞远举”。宋.吴儆《浣溪沙.和前镇远楼韵》词:“俯首微官真自缚,高飞远举羡冥鸿,何时一艇大江东。”《群音类选.黄莺儿一套.恬退》:“叔季人情愈下流,高飞远举怕回头
《高风峻节》来历意思解释
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亦作“高风劲节”。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高风亮节》来历意思解释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品格高尚。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二二回:“南北统一后,自请解职,高风亮节,海内同钦。”老舍《四世同堂》二三:“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亦作“高风峻节。”宋.胡仔《
《高顾遐视》来历意思解释
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明 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其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并列 顾,看。遐,远。往高远处看。形容志向高远,傲慢地
《高雅闲淡》来历意思解释
高妙雅正,安闲恬淡。多用于形容诗文的风格。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并列 高妙雅正,安闲恬淡。多用于形容诗文的风格。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其五言诗,又~,自成一家之体。”※淡,不读作tn。△褒义。用于描写清谈。
《高车驷马》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亨通显达。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 “我看如合浦珠,爱比荆山玉,嘱吾儿三冬勤下工夫,高车驷马光门户,我也凤诰鸾封慰板舆。” 参见:○驷马高车见“驷马高车”。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丁丑,届于升仙桥,止送客亭,即相如所谓不乘~不出汝下者也。”
《高门大族》来历意思解释
高门:指富贵人家。大族:声势烜赫的家族。《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也作 ① 【高门巨族】。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使我们看见……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高门大户》来历意思解释
大户人家。《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茅盾《手的故事》:“高门大户的小姐少爷,手指儿都是又滑又软,又细长。”并列 形容豪华富贵又有权势的名族居住地。《西游记》67回:“你这贵处,地
《高谈雅步》来历意思解释
谓言行自由,举止文雅。晋.陆机《百年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并列 言行自由,举止文雅。晋陆机《百年歌》:“光车骏马游都城,~何盈盈。”△褒义。用于描写神态。→高谈阔步
《高足弟子》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优秀门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亨阳则李安溪高足弟子。”偏正 高足,上等快马,引申为高才,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辞,比喻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学生。后也泛指老师的学生为
《高谭清论》来历意思解释
谭:同“谈”。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议论。汉.班固等《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亦作“清谈高论”。《后汉书.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并列 谭,同“谈”。高远的谈论、空泛不实
《高谈雄辩》来历意思解释
言词豪放不羁,辩论充分有力。形容能言善辩。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谈)变白马,雄辩塞飞狐。”唐.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二八回:“周庸祐与各亲朋正自高谈雄辩,忽冯少伍走近身旁,附耳
《高谈阔论》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言谈高妙广博。也指不切实际的空洞议论。唐.吕岩《徽宗斋会》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喜高谈阔论,唾落珠玑,中原雅韵何消记,南蛮鴂舌且休题,总是仪秦仗我说词。”《三侠五义》二一回:“今日这一畅快,真是非常之乐
《高谈剧论》来历意思解释
高妙空洞的言谈,剧烈的议论。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并列 高妙空洞的言谈、剧烈的议论。宋沈瀛《念奴娇》:“尔汝忘形,~,莫遣人来促。”△用于描写言谈。→高谈阔论 ↔只言片语 哑口无言
《高谈虚论》来历意思解释
高妙空洞、不切实际的议论。《六韬.上贤》:“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唐.周昙《咏史诗.王夷甫》:“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
《高谈弘论》来历意思解释
弘:大。高妙广博而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亦作“高谈大论”。宋.朱熹《答赵子钦》:“子静后来得书愈甚于前,大抵其学于心地工夫不为无所见,但使欲恃此陵跨古今,更不下穷理细密功夫,卒并与其所得者而失之
《高谈大论》来历意思解释
谓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朱子语类》卷一二○:“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许地山《空山灵雨.乡曲底狂言》:“我常想着到村里听庄稼人说两句愚拙的话语,胜过在都邑里领受那些智者底高谈大论。”并列 不切实际的言谈或议论。南宋朱熹《朱子语
《高识远度》来历意思解释
见识高超,忖度深远。《周书.张轨传》:“宇文公文足经国,武可定乱。至于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亦作“高识远见”。宋.王楙《野客丛书.王珪母妻识见》:“传言母李,而诗言妻杜,有以知妇姑皆贤,其高识远见,甚非常人所能及者。”元.尚仲贤《气英布》二折:“况他元是
《高视阔步》来历意思解释
高视:眼睛向上看。阔步:步子迈得很大。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隋书.卢思道传》:“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宋.赵构《翰墨志》:“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未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孽海花》三○回:“真是女娘们一
《高节迈俗》来历意思解释
气节高超脱俗。《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并列 气节高超脱俗。后泛指人的品行高尚,符合礼法。《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褒义。用于描写高尚。
«
1
117949
117950
117951
117952
117953
117954
117955
117956
117957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