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鹰犬之用》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鹰犬,由猎人驯养用以狩猎用的鹰和狗。谓起了效忠于君王与封建国家的作用。《后汉书陈龟传》:“驰骋边陲,虽展~,顿毙胡虏之庭,魂魄不返,荐享狐狸。”△褒义。旧用于武将。→鹰犬之任
《鹰犬之才》来历意思解释
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鹰犬之任》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鹰犬,由猎人驯养用以狩猎的鹰和狗。旧指为君王效忠的重任。《后汉书阳球传》:“臣无清高之行,横蒙~。”△褒义。旧用于武将。→鹰犬之用
《鹰拿燕雀》来历意思解释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士真分付把李参军拿下。左右就在席上,如鹰拿雁雀,楸了下来听令。士真道:‘且收郡狱!’左右即牵了李参军衣袂,付
《鹰头之蝇》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旧比喻依仗帝王权势擅自作威作福的小人。《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庙垣之鼠者也。”△贬义。用于指帝王所宠幸的坏人。→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
《鹰嘴鹞目》来历意思解释
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鹰击长空》来历意思解释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鹦鹉学语》来历意思解释
《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颖拔绝伦》来历意思解释
明郭勋《英烈传》第26回:“却说守将乃元总管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人。颖拔绝伦,倜傥好施。”
《颖悟绝人》来历意思解释
见“颖悟绝伦”。宋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医。安常虽聋,而~,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迎风招展》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旗子在风中飘动。冰心《再寄小读者》10:“中国共产党,自从他一诞生,就举起一面~的革命红旗。”△用于描写旗子。
《鹰击毛挚》来历意思解释
其他 挚,通“鸷”,一种凶猛的鸟;毛挚,张开羽毛的鸷鸟。比喻严酷凶悍。《史记酷吏列传》:“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为治。”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鸷鸟将击,必张羽毛也。”△贬义。用于形容酷吏的残暴。→如狼似虎 张牙舞爪
《迎风冒雪》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顶着寒风冒着大雪。《西游记》44回:“真是个~,戴月披星。”△常用于形容旅途的艰辛,也用于写劳动的辛勤。→披星戴月 风餐露宿 车殆马烦 栉风沐雨
《迎神赛会》来历意思解释
元杜仁杰《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迎新送故》来历意思解释
见“送故迎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香山居士》引宋宋祁《守岁》:“~只如此,且尽灯前婪尾杯。”
《迎新弃旧》来历意思解释
见“弃旧迎新”。《闽都别记》:“谁知那薄幸去享荣华,~,杳无音信。”
《迎刃而判》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赢金一经》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
«
1
117941
117942
117943
117944
117945
117946
117947
117948
11794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