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陪台》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仆臣台义》:“谓之台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复获之
《陨雹飞霜》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六月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明 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金门侍臣李白遭诬枉,下浔阳诏狱,钩治永王逆党。臣知冤状,义激冲冠,代为稽颡。念陨雹飞霜,孤忠可亮。”并列 陨,从高空掉下。据汉王充《论衡感虚》云: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
《陟屺》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屺岵”。又郑玄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后因以“陟屺”为思念母亲之典。明 孙仁孺《东郭记.井上有李》:“因辟兄以离母,时怀陟屺之思。”亦借指母亲。宋 司马光《赠河中通判朱郎中》诗:“陟屺今将老,扶床昔未行。旨甘无所展,朱紫不为荣。”
《陟明》来历意思解释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则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后以“陟明”指进用贤能。唐 白居易《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衡 湘之间,蛮越杂处。无以俗陋,不慎乃事;无以地远,而怠厥心。副吾陟明,俟汝奏
《陟岵》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屺岵”。借指思念父亲。《后汉书.李膺传》:“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贻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李贤注:“爽致敬于膺,故以父为喻也。”亦借指父亲。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父绍泰加赠清吏司员外郎制》
《南山雾》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隐居之处。南朝 齐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陔馀》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南陔”。谓奉养父母的余暇。清 赵翼《〈陔馀丛考〉小引》:“余自黔西乞养归,问视之暇,仍理故业,日夕惟手一编,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为循陔时所辑,故名曰《陔馀丛考》。”清 吴锡麒《〈陔馀丛考〉序》:“爰于爱日之暇,弥励惜阴之心……邮能考
《武陵桃花》来历意思解释
同“桃花源”。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武陵川》来历意思解释
同“桃花源”。唐 皇甫冉《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若揽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武陵客》来历意思解释
同“桃源人”。元 揭傒斯《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
《武陵事》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桃花源”。借指探奇揽胜。唐 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武穆冤》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三字狱”。称冤狱。岳飞谥武穆。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仲连智免蹈东海,武穆冤成走传车。”
《武溪笛》来历意思解释
同“武溪深”。唐 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元帅》诗:“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
《武溪深》来历意思解释
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武溪深》,乃马援南征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后用以为赠别之曲。
《武王梦》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拔才岩穴”。指帝王求得贤相。闽 徐夤《东归题屋壁》诗:“见说 武王天上梦,无情曾与傅岩通。”
《武昌见移》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武昌柳”。指公物被盗。北周 庾信《杨柳歌》:“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
《武昌柳》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以“武昌柳”泛称杨柳。唐 孟浩然《泝江至武昌》诗:“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武昌春柳》来历意思解释
同“武昌柳”。唐 刘禹锡《有所嗟》诗之一:“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
《武昌官柳》来历意思解释
同“武昌柳”。宋 周邦彦《如梦令.思情》词:“初暖绮罗轻,腰胜武昌官柳。”
《武昌新种》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武昌柳”。指官柳。南朝 陈 陈叔宝《折杨柳》诗:“武昌识新种,官渡有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