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讯鼎》来历意思解释
谓问讯王位。《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 “窥图讯鼎,禋天类社。” 参见:○楚庄问鼎
《鸦儿节度》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骁勇善战的将领。清朱彝尊《度雁门关》词: “猿臂将军,鸦儿节度,说尽英雄难据。”●《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上》: “二年(唐僖宗中和二年)十一月,思景、克用复以步骑万七千赴京师。三年正月,出于河中,进兵乾坑。巢(黄巢)党惊曰: ‘鸦儿军至矣! ’ 二月,败巢将黄邺于
《训刑命吕》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任命司法官员。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诗: “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书吕刑序》: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孔《传》: “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赎刑: 以财物赎罪。吕侯曾奉周穆王之命颁布
《荀龙》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唐元稹《泛江玩月十二韵》: “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 参见:○荀家兄弟
《循墙》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恭谨谦卑。唐杨巨源《上刘侍中》诗: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左传昭公七年》: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 兹: 同 “滋” 。滋益: 更加。共: 通 “恭” ,恭敬。三命
《荀里》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才士所居之地。清毛奇龄《题传经堂》诗: “至德闻荀里,高名著郑乡。” 参见:○荀家兄弟
《循春木铎》来历意思解释
谓广泛吸取民意。郭沫若《祝新华日报五周年》诗之一: “循春木铎遒人健,颂岁辛盘汉帜高。” ●《汉书食货志上》: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大: 通“太” 。古代初春之时,采风之
《荀家兄弟》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唐赵嘏《寄梁佾兄弟》诗: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后汉书 荀淑传》: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阳人也……有子八人: 俭、绲、清、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 ‘八龙’ 。初,荀氏旧里名西
《荀家群从》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清吴伟业《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之二: “何氏三高推小隐,荀家群从重中郎。” 参见:○荀家兄弟
《荀家八龙》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德才出众的兄弟。清钱谦益《席间观李素心督学孙七岁童子草书歌》: “荀家八龙见其四,一龙奋爪先开张。” 参见:○荀家兄弟
《寻剡客》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寻访友人。唐杨巨源《奉酬端公春雪见寄》诗: “兴逸何妨寻剡客,唱高还肯寄巴人。”参见:○访戴
《寻直所枉》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为求大得而卑屈小节。唐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参见:○枉尺直寻
《寻蕉悔亡鹿》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追悔过去。清林寿图《送子年赴夔州任》诗: “食竹誓抱坛,寻蕉悔亡鹿。” 参见:○蕉鹿梦
《浔阳江上客》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沦落之人。梁启超《浪淘沙》词: “锦城春尽又飞花,不是浔阳江上客,休听瑟琶。”●唐白居易《瑟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江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浔阳江: 长江流经江
《寻赤松》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学仙求道。宋范成大《浮丘亭知郡秘书新作》诗: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参见:○赤松游
《纁组安车》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君主延聘贤士的礼仪。唐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诗: “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 ‘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
《熏灼》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气焰逼人。晋潘岳《西征赋》: “乃熏灼四方,震耀都鄙。” ●《汉书叙传上》: “建始、河平之际,许、班之贵,倾动前朝,熏灼四方。”建始、 河平: 汉成帝刘骜的年号。 许、 班: 汉成帝皇后许氏和婕好班氏。汉成帝时,皇后许氏和婕妤班氏的权势影响朝野,威迫四方。
《熏衣》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男女偷情。唐李贺《恼公》诗: “拂镜羞温峤,熏衣避贾充。” 参见:○偷香
《血化碧》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忠心不泯。元郑允端《读文山丹心集》诗: “舍生归北阙,效死只南冠。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参见:○苌弘化碧
《薰香》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男女偷情。唐吴融《赠李长史歌》:“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参见:○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