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无所事事》来历意思解释
事事:做事情。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清.黄宗羲《万贞一诗序》:“其人之为诗者,亦必闲散放荡,岩居川观,无所事事而后可。”《文明小史》四五回:“平日丰衣足食,无所事事,一个月难得上两趟洋务局。”述宾 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语出宋李纲《论节制之兵》:“尚筋骸之散,而臂
《工力悉敌》来历意思解释
工力:功夫和才力。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和才力完全相当,难分上下。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
《巢焚原燎》来历意思解释
极言战祸惨烈。《文选.左思〈魏都赋〉》:“奸回内贔,兵缠紫微,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张载注:“董卓迁都长安,其夜烧洛阳南北宫。《易》曰:‘鸟焚其巢。’《尚书》曰:‘若火之燎于原。’”清 侯方域《定鼎说》:“自英皇北狩,河套
《巢居穴处》来历意思解释
栖宿在树上或岩洞里。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后魏.卢元明《剧鼠赋》:“跖实排虚,巢居穴处,皆饮噬于山泽。”宋.王禹偁《译对》:“古者巢居穴处、茹毛饮血,无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制,无道德仁义、礼乐刑政之法。”《云笈七签》卷一○○:“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始
《川流不息》来历意思解释
川:河流。像河水那样流动不停,持续不断。多用以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隋.侯白《启颜录.千字文语乞社》:“礼别尊卑,乐殊贵贱,酒则川流不息,肉则似兰斯馨。”《官场现形记》四七回:“
《巍然屹立》来历意思解释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屹立:山势高耸直立。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坚定不可动摇。语本《文子.符言》:“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述补 高大雄伟地耸立着山或建筑物。形容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梁启超《新民说》3节:“吾国夙~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
《巍巍荡荡》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高大的样子。荡荡:广大的样子。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广被。多用以形容帝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况乎圣德巍巍荡荡,黎氓所不能命哉。”唐.陆贽《祭大禹庙文》:“经启之功
《嵬眼澒耳》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唐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明 瞿佑《〈剪灯新话〉序》:“其事皆可喜可悲可惊可怪者,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田山姜〕常云:奇字
《嵬然不动》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偏正 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行者以为期。”△多用于描写不可动摇。→安如磐石 安如泰山巍然屹立 ↔摇摆不定 东倒西歪
《嵚崎磊落》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嵚崎磊落,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
《嵩生岳降》来历意思解释
《诗.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嵩;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后以“嵩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比喻天赋特异者。见“崧生
《崟崎历落》来历意思解释
同“崟崎磊落”。清 黄宗羲《时禋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见“崟崎磊落”。清黄宗羲《时禋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崭露头角》来历意思解释
崭:突出的样子。头角:比喻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自己的才华、本领或地位。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茅盾《“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宝鸡,陕西省的一个不甚重要的小县,战争使它崭露头角。”魏巍《东方》二部二章:
《崟崎磊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性情卓异不凡。宋 吴坰《五总志》:“唐 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白披襟扶掖以对。”并列 崟崎,高峻奇特。形容性格卓荦不凡。宋吴坰《五总志》:“唐李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白披襟扶掖以对。”△旧作褒义。用于性格特异超绝者
《崎嵚历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性行卓异磊落。元 郝敬《寄缪大质茂才》:“捧腹一笑,世上机阱都尽。每暗中摸索,白昼观想,真崎嵚历落,可笑人也。”清 陈睿思《观丁将军故剑》诗:“丁公 小永孙子棻,崎嵚历落非庸人。”
《崎岖不平》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道路高高低低,很不平坦。《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安公子见那路渐渐的崎岖不平,乱石荒草,没些村落人烟,心中有些怕将起来。”郭沫若《漂流三部曲》:“路虽宽广,但因小石面就,毕竟崎岖不平。”《红岩》第三十章:“脚下没有路,岩石崎岖不平。”并列 形容道路不平坦
《崇雅黜浮》来历意思解释
谓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新唐书.文艺传序》:“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清 戴名世《九科大题文总序》:“艾氏乃不顾时忌,昌言正论,崇雅黜浮,而承学有志之士,闻艾氏之风而兴起者,比肩接踵。”并列 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
《崇论闳议》来历意思解释
闳:大。指立意不平常的大道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亦作“崇论宏议”。宋.陆九渊《与符舜功书》:“下问之及,时荐其愚,非能有崇论宏议惊世骇俗之说。”《孽海花》六回:“崇论宏议虽多,总挡不住坚船大炮的猛。”鲁迅《坟.说
《崇论宏议》来历意思解释
崇:高。宏:大,也作“闳”。指高超的见解和议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清.罗汝怀《与曾侍郎论文书》:“而汉儒之《通德》、《释名》、《解字》诸作,乃祖厥体而为专书,匪惟专书,其崇论宏议,一篇之中,时
《崇洋媚外》来历意思解释
媚:谄媚,巴结奉承。崇拜洋人,巴结外国。秦牧《外来词的吸收和消化》:“既反对闭关锁国,唯我独尊;也反对崇洋媚外,以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并列 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谄媚外国人。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出卖国家主权。”△形容丧失
«
1
117891
117892
117893
117894
117895
117896
117897
117898
11789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