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不越雷池一步》来历意思解释
越:超过。雷池:古雷水,从今湖北黄梅县东流到安徽省望江县东南,积水成池,故称“雷池”。《晋书.庾亮传》记载,晋大将苏峻和祖约起兵叛乱,直逼都城建康。江州都督温峤决定率军东下,保卫京都。掌握朝中大权的中书令庾亮写信劝阻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
《不赞一辞》来历意思解释
指出于推托等原因而一句话也没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见“不能赞一辞”。《官场现形记》58回:“李大人看了~,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
《不费吹灰之力》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办事非常容易。《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李劼人《天魔舞》第 二 五章:“你再想不到我那病人便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救了!”述宾 形容非常容易。雨煤《远方的爱》:“烧起来,那就很难预料会有
《不费之惠》来历意思解释
不用花费钱财而使别人得到好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老舍《四世同堂》二三:“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偏正 没有花费什么而得到好处。《二刻拍案惊奇》卷10:“那时
《不败之地》来历意思解释
指不会招致失败的境地。《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偏正 不会失败的境地。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中央基本上同意西南局、西南军区四月二日给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的指示电,认为这个电报所取的基本方针(除了改编藏军一点
《不谋同辞》来历意思解释
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后汉书.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武王〕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偏正 尽管事先没有经过商讨,但是说的话完全一样。《汉书叙传上》:“外内骚扰,
《不识高低》来历意思解释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西游记》四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东周列国志》六六回:“岂不晓得我孙氏是八代世臣,敢来触犯!全然不识高低,禽兽不如!”亦作“不知高低”。《西游记》一五回:“你那老头子,说话不知高低!我们是拜佛的圣僧,又会偷马!
《无微不至》来历意思解释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儿女英雄传》三八回:“看了长姐儿这节事,才知圣人教诲无微不至。”巴金《沉落集.化雪的日子》:“你不知道当初他对我多么好,真是好得很。体贴、爱护、敬重,无微不至。”主谓 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的。形容关怀、照顾
《实事求是》来历意思解释
实事:根据实证。求是:求索真相。“实事求是”是《汉书》对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治学态度的评价。刘德(?——130年),汉景帝刘君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弟。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封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王。刘德研究学术,喜爱古籍,根据实证去求索真相。他从民间搜求历史典籍,
《艰苦奋斗》来历意思解释
不畏艰难困苦而作顽强英勇的斗争。夏衍《〈新华日报〉及其他》:“大生产运动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克服了日、伪对解放区的进攻和封锁。”偏正 不怕艰难困苦,进行顽强斗争。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章:“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
《势不可当》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势不可遏”。当:阻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形容势力或气势很强。郗鉴(336-377年),字道微,高平金乡(今山东高平金乡)人。晋惠帝司马衷时曾任中书侍郎。东晋初受命镇皱山(今山东峄山),为兖州刺史。明帝司马绍时参与平定王敦之乱,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
《奇形怪状》来历意思解释
原为“奇形异状”,奇怪的形状。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平苏峻、祖约之乱后,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朝廷商议留他辅政。因为王导是先帝所命重臣,温峤不想与之争,固辞还藩。在回武昌的路上,经过一个叫牛渚矶的地方,江水深不可测,当时的人们都传说水
《骑虎难下》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东晋大司农苏峻和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
《精神满腹》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温峤(288-329年),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初为刘琨谋主,后南下,拥戴司马睿即位,受到朝中大臣推重。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官居中书令。王敦专制朝政,他和庾亮等人密谋灭敦,事平之后,出任江州刺史,镇武昌。不久病死。明帝司马绍时,
《老子婆娑》来历意思解释
老子:男子的自称。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后则泛指自夸襟怀豪放。陶侃(事迹见前“竹头木屑”条)晚年坐镇荆州,功成名就,屡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职务,将官属吏总是苦苦挽留。后因病情加剧,离职返回长沙,将军资器杖牛马车船都登记入帐,仓库也一一加封,然后才登舟起程。临
《竹头木屑》来历意思解释
剩下来的边角废料。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陶侃(259-334年),字士行,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人。初为县吏,东晋初,任荆州刺史,镇武昌,为王敦所忌,转为广州刺史。王敦败,还任荆州刺史。以平定苏峻、祖约叛乱功,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陶侃性聪敏好学,常劝
《大笔如椽》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如椽大笔”。象椽子一样大的笔。比喻文笔刚健有力,文章气势宏伟。王殉(350-401年),字元琳,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之孙。初为桓温掾,晋孝武帝司马曜时为尚书右仆射。时孝武帝颇好典籍,王殉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一次他夜里梦见一个人送他一枝如椽子般的大笔
《中流击楫》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击楫中流”。中流:江河水流中间。楫:船桨。在江心击桨发誓。借喻光复山河,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司马睿任命祖逖(事迹见前“闻鸡起舞”条)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上,收复失地。船行至江中,祖逖以船桨敲击船帮发誓说:“我祖逖不能扫清中原而渡江回来,将象此
《闻鸡起舞》来历意思解释
闻:听到。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出身士家大族,十六岁始读书,遍涉古今,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西晋末,中原大乱,率族南渡,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力主北伐,率部渡江北上,收复黄
《先吾着鞭》来历意思解释
着鞭:上马挥鞭。比喻做某件事情跑在了我前边。刘琨(事迹见“枕戈待旦”条)和好友祖逖都心怀大志,意欲恢复中原,祖逖先带领手下宗族数百家渡江北上。刘琨听到后很是感慨,与亲人旧友写信说:“我每日里枕着武器直到天亮,立志扫平敌寇,常担心祖逖比我先行一步。”(详见“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