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昼日昼夜》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日 日夜夜;没日没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昼日昼夜,打发不清。”并列 日日夜夜,一天到晚。《儒林外史》22回:“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打发不清。”△多用于
《昼阴夜阳》来历意思解释
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并列 指不正常的自然现象,昼夜相反。形容天道反常。《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雾气交侵。”△多用于描写反常的自然现象
《昼想夜梦》来历意思解释
ㄓㄡ ㄒㄧㄤ ㄧㄝ ㄇㄥ zhu xing y mng 1114 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形所遇。”并列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神形所遇。”②形容迫切追求。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16
《昼度夜思》来历意思解释
日夜思量。《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又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并列 日夜推测、思考。《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
《昼吟宵哭》来历意思解释
日夜哀叹、哭泣。《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并列 吟,呻吟、叹息。指日夜悲叹、哭泣。形容悲哀、痛苦。《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七日不得告。”△多用于描写悲伤方面。
《昼夜兼行》来历意思解释
日夜不停地赶路。《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俭坚守,钦在外为游兵”裴松之注引俭、钦等表:“若师负势恃众不自退者,臣等率将所领,昼夜兼行,惟命是授。”《旧五代史.唐末帝纪上》:“明宗将前军,帝率劲骑以从,昼夜兼行,率先下汴城。”《东周列国志》九六回:“赵奢既
《昼伏夜行》来历意思解释
白天隐伏不动,夜里行走。为一种隐蔽行动。《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昼伏夜行,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为郡功曹。”陈毅《寄友》诗:“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并列 白天隐伏,晚上行动。语本《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
《昼伏夜游》来历意思解释
同“昼伏夜动”。《隋书.高祖纪下》:“历阳 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并列 白天潜藏,夜间活动。《隋书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鼠窃狗盗。”△多用于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或人的行为。也作“昼
《昼伏夜动》来历意思解释
白天隐伏不动,夜晚活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见“昼伏夜游”。《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是非颠倒》来历意思解释
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老残游记》第九回:“然则桀纣之为君是,而桀 纣之民全非了,岂不是是非颠倒吗?”参见“颠倒是非”。见“颠倒是非”。《清史稿张伯行传》:“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噶礼才虽有余而喜生事,无清正名。此议~,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
《是非曲直》来历意思解释
正确的与错误的,有理的与无理的。汉.王充《论衡.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宋.陆九渊《与杨守三书》之三:“况其是非曲直之未分,而尝有以贰吾之心,疑吾之见,变乱其事实,而其情亦未易得也。”《文明小史》四回:“这事兄弟还要亲自审问,总有一
《是非得失》来历意思解释
正确与错误,所得与所失。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二》:“奉圣旨不允者。沥恳控陈,必期从欲,闻命悚惕,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钱仲联《黄公度年谱》:“逮穷年累月,深稽博考,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长短取舍之
《是非分明》来历意思解释
正确的和错误的分得很清楚。《汉书.楚元王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主谓 对的与错的分得很清楚。《汉书楚元王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褒义。多用于称赞有辨别能力之人。→是是是,非是非↔混淆是非 是非不分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来历意思解释
灸:中医疗法之一。以艾柱或艾条烧灼或熏熨人体穴位。指针对具体疼痛部位进行治疗,不管病因。也比喻就事论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人谈治学.杨献珍同志谈怎样学哲学》:“不学理论就不能深刻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是非口舌》来历意思解释
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语本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阘茸无行……乃安得鼓口舌,申颜眉,预前议论是非国家之事也?”述补 误会或纠纷乃因说话不慎而引起。《喻世明言》卷10:“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多
《头痒搔跟》来历意思解释
头上发痒却搔脚跟。比喻于事无补的行动。汉.焦赣《易林.蹇之革》:“头痒搔跟,无益于疾。”其他 头皮痒而搔脚跟。比喻抓不住要害,不解决问题。汉焦赣《易林蹇之革》:“~,无益于疾。”△贬义。多用于处事不当方面。→膝痒搔背隔靴搔痒 ↔对症下药
《头疼脑热》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一般小病。明.无名氏《锁白猿》二折:“但是人家头疼脑热,缠床卧枕,鬼魅精邪,请了我去,小道一扫而去之。”《红楼梦》五一回:“我那里就害瘟病了?生怕招了人!我离了这里,看你们这一辈子都别头疼脑热的!”并列 指轻微小病。元孙仲章《勘头巾》1折:“一百日以里,
《头梢自领》来历意思解释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元.关汉卿《调风月》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头焦额烂》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尺牍新抄》卷七:“非苦非甜,入之头焦额烂,脱之无奈丝牵。”赵朴初《滴水集.刮地风.咏风暴》:“火山随处是,绞索自家拴。岂止是头焦额烂!”参见“焦头烂额①”。见“破头烂额”。赵朴初《滴水集刮地风咏风暴》:“火山随处是,绞索自家拴。岂止是~
《头晕眼昏》来历意思解释
头脑晕乱,眼睛昏花。《说岳全传》第二回:“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亦作“头晕眼花”。《野叟曝言》第八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糊涂世界》卷二:“这几天心绪不宁,弄得六神无主,昨天晚上又吐了
«
1
117867
117868
117869
117870
117871
117872
117873
117874
117875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