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寸草衔结》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结草以报”。谓虽力薄亦要感恩图报。《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
《有恃毋恐》来历意思解释
见“有恃无恐”。清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临敌之时……地势、敌情了如指掌,绘图遍示,使一军谙悉情形,~,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
《瓶簪》来历意思解释
同“瓶沉簪折”。宋 柳永《离别难》词:“算神仙五色灵单无验,中路委瓶簪。”
《甄神》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洛神”。借指钟爱的美人。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些个‘阳春白雪’调偏高,赋写甄神醉里邀,风流难过五陵豪。”
《甄女》来历意思解释
同“甄神”。明 何景明《结肠赋》:“诵麻枲之微词兮,知甄女之托志。”
《瓶罍之耻》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瓶竭罍耻”。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清 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一旦祷北辰而不验,回西景以无期,则瓶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瓶沉金井》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金瓶落井”。喻指一去无音讯。宋 李玉《贺新郎》词:“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瓶竭罍耻》来历意思解释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朱熹集传:“言瓶资于罍而罍资瓶,犹父母与子相依为命也,故瓶罄矣,乃罍之耻。”后因以“瓶竭罍耻”喻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于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河北,瓶竭
《瓶沉簪折》来历意思解释
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谓瓶沉水底难觅,簪断难续。喻情人或夫妻被迫分离。《剪灯新话.翠翠传》:“将谓瓶沉而簪折,岂期璧返而珠还。”并列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
《瓯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名动金瓯”。谓拜相。明 李东阳《寿琼山丘先生》:“瓯金名早定,带玉宠方新。”
《瓮鸡》来历意思解释
同“瓮里醯鸡”。宋 朱松《久旱新岁乃雨》诗:“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
《瓮间眠》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瓮间吏部”。谓醉眠。唐 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
《瓶居》来历意思解释
汉 扬雄《酒箴》:“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汲水瓶常处井边,极易破碎。后以“瓶居”比喻危险的处境。宋 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瓶居本近危,甑坠知不完。”
《瓮间卧》来历意思解释
同“瓮间眠”。唐 白居易《效陶潜诗体》之十三:“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瓮间毕卓》来历意思解释
同“瓮间吏部”。宋 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诗之二:“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五八引晋王隐《晋书》 曰:“毕卓为吏部郎,性嗜酒。比舍郎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旦视之,乃毕吏部也。”《世说新语任诞》“毕茂
《瓮间吏部》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便足了一生”刘孝标注引《晋中兴书》:“〔毕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燕瓮侧,取醉而去。”后以“瓮间吏部”指嗜酒醉酒的人及其醉态
《瓮边吏部》来历意思解释
同“瓮间吏部”。宋 黄庭坚《送酒与毕大夫》诗:“瓮边吏部应欢喜,殊胜平原老督邮。”
《瓮间倾卮》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瓮间吏部”。指嗜酒成性。唐 杜牧《雪中抒怀》诗:“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瓮眠》来历意思解释
同“瓮间眠”。唐 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瓮眠思毕卓,糟藉忆刘伶。”
《瓮旁颜面》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瓮间吏部”。形容醉酒的面容。清 吴嘉纪《题孙豹人醉酒图》诗:“茂世盗饮但求醉,瓮间颜面不堪视。”
«
1
117821
117822
117823
117824
117825
117826
117827
117828
11782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