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铜盘》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盘重肉”。唐 黄滔《祭南海南平王文》:“虽琼树之未亲,若铜盘之已接。”
《铜狄》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摩挲铜狄”。同“金狄”。清 钱谦益《负郭》诗:“鸱鴺尽日尝盛酒,铜狄他时几问年。”
《铜狄摩挲》来历意思解释
同“摩挲铜狄”。宋 张榘《沁园春.为赵孄窝寿》词:“功名就,访蟠桃把玩,铜狄摩挲。”
《铜标》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柱标”。明 汤显祖《紫钗记.高宴飞书》:“金汤生气象,迥铜标;图画在麒麟,第一高。”
《铜沟》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夫差)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后借指宫苑或御沟。明 屠隆《綵毫记.长安豪饮》:“朝班初㪚,并马出铜沟,过紫陌,醉红楼。”清 黄景仁《陌上行》:“建章门外栖乌起,落花流出铜沟里。”
《铜柱标》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马援铜柱”。铭记边功。清 石成金《叨叨令带风入松.耍耍歌》曲:“名利场最兜搭,班定远 玉门关,枉白了青丝发;马新息铜柱标,抵不得明珠价。”
《铜盘重肉》来历意思解释
《北齐书.杨愔传》:“杨愔,字遵彦……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暐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宅内有茂竹,遂为愔于林边别葺一室,命独处其中,常以铜盘具盛馔以饭之。因以督厉诸子曰:‘汝辈但如遵彦谨慎,
《铜柱仄》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金铜仙人”。指汉宫撑托承露盘的铜柱倾侧。喻指时移世易。宋 刘辰翁《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即席》词:“铜柱仄,瑶池老。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铜山富》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邓家铜山”。形容钱多,豪富。俞锷《再酬惕生见和之作叠前韵》之二:“通穷空有铜山富,蠡知何妨石室囚。”
《铜屏射雀》来历意思解释
同“锦屏射雀”。清 毛奇龄《靖海侯德配王夫人生日》诗:“铜屏射雀留神臂,玉轴装花写诰身。”
《铜台瓦》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雀瓦”。清 陈维崧《还京乐.万红友为香奁诗三十首用填此阕寄跋卷尾》词:“恰翠承朱亚,澄心纸镇铜台瓦。”
《铜仙铅泪》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仙泪”。宋 王沂孙《齐天乐.又蝉》词之二:“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铜仙泪》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金铜仙人”。喻指亡国之哀。宋 赵文《莺啼序.春晚》词:“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是当时、滴滴金盘露。”宋 刘将孙《六州歌头.元夕和宜可》词:“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铜仙下泪》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仙泪”。元 张昱《别春次扬州成廷珪韵》:“自从《玉树》成歌后,曾见铜仙下泪来。”
《铜人辞汉》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金铜仙人”。指三国 魏明帝迁金铜仙人至洛阳事。借指亡国或朝代变易。亦以感叹古今兴亡。元 迺贤《读汪水云诗集》诗之一:“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
《铜人流泪》来历意思解释
同“铜仙泪”。清 钱谦益《甲午春日观吴园次怀人诗卷怆然有感次韵》:“铜人流泪自何年,历历开元在眼前。”
《铛脚政》来历意思解释
《旧唐书.良吏传》载:唐 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邻近三州,俱有美政,河北称其为“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后因称德政、美政为“铛脚政”。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邻。”
《铅驽》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铅刀一割”、“驽马铅刀”。喻低微的能力。多为自谦。《南齐书.王融传》:“但千祀一逢,休明难再,思策铅驽,乐陈涓壒。”
《铅铦》来历意思解释
同“铅刀”。《宋史.朱昂传》:“愿在握而为剑,每辅衽而保裾。殊铅铦之效用,比硎刃而有余。”
《铅筑》来历意思解释
同“渐离筑”。清 黄宗羲《查逸远墓志铭》:“厄屯之歌,铅筑之声,杂然出于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