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揶揄山鬼》来历意思解释
同“揶揄黠鬼”。清 杨潮观《快活山樵歌九转》:“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见禹王的神鼎。”
《揶揄鬼》来历意思解释
同“揶揄黠鬼”。清 李渔《蜃中楼.义举》:“瞌睡汉身登甲第,揶揄鬼影避魍魉。”
《援琴流涕》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抚琴”。指悼念亡友。唐 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
《援嫂溺》来历意思解释
同“以叔援嫂”。清 赵翼《岁暮荒景益甚偕诸绅士设局劝赈即事感赋》诗:“事巨不同援嫂溺,惠微只恃乞邻醯。”
《揭鸡肆赦》来历意思解释
同“金鸡放赦”。宋 梅尧臣《祫礼颂圣德》诗:“揭鸡肆赦,雷动乾坤。”
《援笔洪都》来历意思解释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一次经洪都(今江西 南昌市)去探望父亲。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别人都表示不敢当,王勃不知内情,慨然不辞。都督起初恼怒,后来看王勃一挥而就,出语甚奇,不得不信服王勃是
《揭箧》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胠箧”。指偷盗。也喻抄袭。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
《揭箧探囊》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胠箧”。指偷盗。《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逾垣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见“揭箧担囊”。《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逾垣掘冢,~,死
《揭竿而起》来历意思解释
汉 贾谊《过秦论上》:“〔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后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装暴动。清 昭梿《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独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
《揭竿》来历意思解释
同“揭竿而起”。《旧唐书.柳璨传论》:“李氏之失驭也……狐鸣鸱啸,瓦解土崩。带河砺岳之门,寂无琨 逖;奋挺揭竿之类,唯效敦 玄。”
《握雪餐》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苏武节”。形容边塞征人生活的艰苦。唐 李白《塞下曲》之二:“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投壶》来历意思解释
同“雅歌投壶”。唐 杜甫《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诗:“仗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
《投井下石》来历意思解释
同“投阱下石”。梁斌《播火记》十六:“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见“落井下石”。柯灵《在历史的激流中》:“把珍妃推下井去,并且实行~,还嬉皮笑脸地看着光绪的,就是这个崔玉贵。”
《投匮》来历意思解释
同“投匦”。《宋史.瀛国公纪》:“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如不隶军中者,许投匮自荐。”
《投刃皆虚》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晋 孙绰《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唐 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多怀恩。”
《抓梨觅枣之年》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推梨让枣”。借指幼年。吴绮缘《反聊斋.林下美人》:“恐霞或因贫失学,特招来与己女柳华共学,同以抓梨觅枣之年,来作问字执经之伴。”
《投匦》来历意思解释
《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唐 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后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徐璧〕尝作书万言,欲投匦,极言时政,无所讳避。”
《抔土》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一抔土”。借指坟墓。明 屠隆《昙花记.郊游点化》:“恨无情抔土,断送几英豪,今古价,有谁逃!”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一章:“远志屈于短年,雄心埋于抔土。”
《把酒持螯》来历意思解释
同“持螯把酒”。傅尃《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并列 拿着酒壶蟹螯喝酒。这是人生一大乐事。语本《晋书 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傅尃《满江红
《把蟹》来历意思解释
同“把酒持螯”。宋 苏轼《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