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尺寸之兵》来历意思解释
指十分短小的兵器。《战国策.秦策》:“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偏正 短小的兵器。《战国策燕策下》:“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用于兵器方面。
《尺兵寸铁》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微小的武力。清 戴名世《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并列 比喻微小的武力。清戴名世《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
《尺之木必有节目》来历意思解释
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为节,纹理纠结不顺的部分为目。一尺长的木头必定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吕氏春秋.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务而贵取一也。”
《尸骨未寒》来历意思解释
指人刚死不久。语本《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尸山血海》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杀人之多。《三国志平话》卷中:“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东西南北四大营已杀成了一片尸山血海。”并列 形容被杀的人很多。《三国志平话》:“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多用描写战争伤亡状况。→尸横遍野 尸积如山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来历意思解释
横:杂乱。遍:到处。形容被杀死的人极多。《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洪秀全演义》第三十四回:“不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作 ① 【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后来弄到互相残杀,尸横遍
《尸居馀气》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人即将死亡。亦以谓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尸居馀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红楼梦》第六四回:“尸居馀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尸横遍野》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被杀死的人极多。《四游记.钟离大败蕃阵》:“一声连珠炮响,四面伏兵齐起,围裹将来,杀得蕃兵尸横遍野、血流成川。”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传说也不少:有的说周师到了牧野,和纣王的兵大战,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主谓 尸体杂乱满地都是,形容被杀死的
《就深就浅》来历意思解释
就:靠近,趋向。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灵活变通。语本《诗.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就正有道》来历意思解释
就正:请求指正。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语本《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就汤下面》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顺势或趁便行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六三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既然本性难移,那我们不能来个顺水推舟、就汤下面吗?”偏正 比喻利用有利时机趁便行事。李岸《结冰的心》:“
《就棍打腿》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趁机行事。《三侠五义》四○回:“听他之言,话内有因。他别与都堂有什么拉拢罢?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老舍《赵子曰》一七:“魏女士既有意于你,你为何不‘就棍打腿’和她拉拢拉拢?”偏正 比喻利用可乘之机,采取行动。《三侠五义》40回:“听他之言,语内有因。他
《就地正法》来历意思解释
正法:执行死刑。就在当地处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一个就地正法。”夏衍《秋瑾传》三幕:“你以为我不会砍你的头吗?我现在就砍你,这是张中丞来的密电,要将你就地正法!”偏正 就在当场执行死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就地取材》来历意思解释
就:随,因。在本地选取所需要的人物或材料。清.李渔《笠翁偶集.手足》:“噫,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就地取材,但不失立言之大意而已矣。”李劼人《暴风雨前》三部六:“就地取材,当然强于千里转运,何况四川的路途真是困难,最方便的水道,在宜昌以上还是要依靠木船,又费时
《尤花殢雪》来历意思解释
犹尤云殢雨。宋 柳永《小镇西》词:“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见“尤云殢雨”。宋柳永《小镇西》:“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分明似旧家时节。”
《就事论事》来历意思解释
按照事情本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论,不涉及其他。明.沈德符《野获编.词臣论劾首揆》:“则以为夺情大事,有关纲常,且就事论事,未尝旁及云。”《歧路灯》六四回:“不如就事论事,单着管九儿一人承抵,真赃实犯,叫他一人有罪一人当,久后好细细追查谭绍闻的实落。”鲁迅《热风
《尤而效之》来历意思解释
尤:罪过,过失。效:仿效。明知是不好的行为,却跟着仿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主谓 尤,错误,过失。明知错误,有意仿效。唐封演《封氏闻见录露布》:“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其罪弥大。”△贬义。
《尧趋舜步》来历意思解释
①借指帝王的步履。《宋史乐志十三》: “皇帝降席,流云四开; 尧趋舜步,下蹑天阶。”②借指效法古代圣贤。黄鸿寿《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 “先帝犹是尧趋舜步之时,我皇上已处禹驰汤骤之世。” 参见:○尧行舜趋并列 趋,疾走;步,步行,都是行走的意思。原指尧、舜的
《尤云殢雪》来历意思解释
犹尤云殢雨。清 李渔《奈何天.计左》:“〔生〕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尤云殢雪心。”见“尤云殢雨”。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心。”
《风行草偃》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论述君民关系时说:君犹若风,民有如草。草应风而倒伏。后因用为以德化民之典。《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至,与在朝公卿及知旧述策材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
«
1
117739
117740
117741
117742
117743
117744
117745
117746
117747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