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蛾眉蝉鬓》来历意思解释
蛾眉:女子细长儿弯曲的眉毛。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谓两鬓薄如蝉翼。形容女子美貌。语本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
《风和日暖》来历意思解释
微风和畅,日光温暖。宋.王楙《野客丛书.陈胡二公评诗》:“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明.朱有燉《赛娇容》一折:“子被那金乌玉兔相催并,行见那风和日暖,没揣地雪压霜凝。”《野叟曝言》八三回:“天生兄弟三人,送至外护,候素臣开船,见风和
《蜂媒蝶使》来历意思解释
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宋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词:“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并列 蜜蜂、蝴蝶可传播花粉。比喻在男女间传递情书的人。元吴昌龄《张
《蜂合豕突》来历意思解释
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明 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楚人败徐于娄林》:“今不然矣,中国之虚实在楚人目中矣!于是荆尸乘广之旅,蜂合豕突以败徐于娄林。”并列 如群蜂会集,似野猪奔跑。比喻众人杂沓会合,肆意冲撞。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
《蜀锦吴绫》来历意思解释
蜀地之锦,吴地之绫,均为名贵之物。后以“蜀锦吴绫”比喻(声名)高贵。元 汤式《一枝花.赠美人号展香绵杨铁笛为著此号》套曲:“价重如齐纨鲁缟,名高似蜀锦吴绫。”并列 蜀锦与吴绫均为蜀地与吴地的名贵之物,比喻名声高贵。元汤式《一枝花赠美人号》:“价重如齐纨鲁镐,名
《蛾眉皓齿》来历意思解释
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多用来形容女子美貌。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事》:“王有二美姬,一名脩容,一名艳姿,并蛾眉皓齿,洁貌倾城。”《宣和画谱.人物叙论》:“至于论美女,则蛾眉皓齿
《蛮烟瘴雾》来历意思解释
同“蛮烟瘴雨”。宋 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见“蛮烟瘴雨”。宋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来历意思解释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貌女子发怒的面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也作【柳眉剔竖,星眼圆睁】。(柳眉、星眼:指眉如柳叶,目如朗星。)《警世通言.三现身
《蛮夷戎狄》来历意思解释
古代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南方为蛮、西方为戎、北方为狄。“蛮夷戎狄”即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
《蛮烟瘴雨》来历意思解释
指蛮荒地区的烟雨瘴气。亦指蛮荒地区。宋 黄公度《眼儿媚.梅词和傅参议韵》词之一:“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清 黄景仁《洞庭行》:“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于兹乡。”并列 蛮,古代将南方各少数民族称作“蛮”。这里指我国南方荒无人烟的地区。瘴:瘴疠,指疟
《蛮不讲理》来历意思解释
蛮横不讲道理。刘少奇《论党内斗争.五》:“布尔什维克……是真理的支持者,并且是好好地和别人讲道理的一种人,而不是蛮不讲理的无理性的斗争家。”艾芜《纺车复活的时候》:“呵哟,你是野人哪,这样蛮不讲理!”又有【蛮横无理】。《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
《蛟龙戏水》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连长张二牛……抡起这把刀,就像蛟龙戏水,砍得敌人头颅飞滚,鬼哭狼嚎。”主谓 能轻松自如使用各种武器。形容武艺精妙娴熟。[例]连长张二牛……抡起这把刀,就像~,砍得敌人头颅飞
《蛟龙失水》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英雄失去凭借。《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崇韬(郭崇韬)郁郁不得志,与所亲谋赴本镇以避之。其人曰:‘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主谓 蛟龙失去了生活的水潭。比喻有势者失去了凭借。《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崇韬(郭崇韬)郁郁不得志,与所亲谋
《蛛游蜩化》来历意思解释
蛛的游网,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明 李东阳《奕说》:“故或役心命志,如蛛游蜩化而不自知。”并列 蜩,蝉。蛛在网上爬行,蝉蜕皮变化。比喻技艺娴熟。明李东阳《奕说》:“故或役心命志,如~而不自知。”※蜩,不读作zhu或chu。△多用于描写行为或技艺方面。
《蛛网尘封》来历意思解释
被蛛网所缠绕,被尘土所封盖。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心醉处,蛛网尘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学术之总成绩》:“其书本贮内府
《蛛丝马迹》来历意思解释
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清.毛奇龄《答三辨文》:“此经文来历,蛛丝马迹,极了然者。”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只因为公论和请帖之间看不出蛛丝马迹,所以议论便堂哉皇哉了。”亦作“蛛丝虫迹”。《野叟曝言》八二回:“蛛丝虫迹,屋
《蛙鸣鸱叫》来历意思解释
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拙劣的文词。韩愈《平淮西碑》清 储欣评:“段文昌以骈四俪六蛙鸣鸱叫之音,易钧天之奏,真不识人间有廉耻事。”并列 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粗劣的文词。清储欣《唐宋八大家文评韩愈〈平淮西碑〉》:“段文昌以骈四俪六,~之音,易钧天之奏,直不
《蛙鸣蝉噪》来历意思解释
噪:虫鸟喧叫。指青蛙、知了叫声嘈杂。后比喻庸俗低劣的文章或言论。语本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并列 噪,虫、鸟叫。青蛙、知了叫声嘈杂。比喻庸俗低劣的文章或议论。语本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蛙鸣蚓叫》来历意思解释
青蛙与蚯蚓的鸣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小慧私智,不知大体,自安于蛙鸣蚓叫,君子亦无校也。”并列 青蛙与蚯蚓的鸣叫。比喻浅陋的见识或议论。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小慧私智,不知大体,自安于~,君子亦无校也。
《蛙蟆胜负》来历意思解释
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败。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宋 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
1
117737
117738
117739
117740
117741
117742
117743
117744
117745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