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翔贵》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物价上涨,如同鸟的飞翔。《汉书.食货志》:“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价翔贵。”宋代蔡襄《酂阳行》诗:“今岁谷翔贵,鼎饪无以烹。”
《羹肉》来历意思解释
鹌鹑劝宋代蔡京勿食鹑肉的故事。相传蔡京喜食鹑肉。一夕梦数千鹑诉于前,其一前致词曰:“食君廪中粟,作君羹中肉。一羹数百命,下筯犹未足。羹肉何足论,死生犹转毂。劝君宜勿食,祸福相倚伏。”事见宋代方回《虚谷闲抄》。
《羹污》来历意思解释
宋代丁谓事。《宋史.寇准传》:“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倾构:倾轧构陷。
《羽翼已成》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已经有了得力的辅佐者,势力已经巩固。《史记.留侯世家》:“(高祖)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四人:指“商山四皓”,即东园公、角( ㄌㄨ l 鹿)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都是当时的高士。真而主:真
《羽翮飞肉》来历意思解释
把羽毛集合成翅膀,鸟就可以使它的身体飞翔起来,借以说微细的力量只要能聚集起来,也就很可观了。《汉书.景十三王传》:“丛轻折轴,羽翮飞肉。”主谓 翮,鸟羽的茎状部分,引申为鸟的翅膀。羽毛虽轻,集许多羽毛成了翅膀,就能使身体飞上天空。《汉书景十三王传》:“丛轻
《群鸡一鹤》来历意思解释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超然出众。《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亦作“鹤立鸡群”。现在也用来讽刺自鸣清高、脱离群众的人。参见“鹤立鸡群”条。并列 鸡群中一只鹤。比喻超然出众。语本《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
《推三阻四》来历意思解释
用各种借口推托、阻挠。元.武汉臣《生金阁》一折:“我要你浑家与我做个夫人,打甚么不紧?这等推三阻四的!”《金瓶梅》六四回:“俺们在这里,你如何只顾推三阻四,不肯出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九回:“苟才道:‘我起意是要这样办,你却要推三阻四的,所以我就没
《枕戈待命》来历意思解释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在汉口 刘家庙枕戈待命。”连动 枕着兵器睡觉或休息,等待命令。形容高度警惕,准备随时投入战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张统制现带有可靠
《枕戈坐甲》来历意思解释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清 钱谦益《李遇知》:“掖垣琐闼之地,皆枕戈坐甲之人。”亦作“枕戈披甲”。清 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
《枕戈剚刃》来历意思解释
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枕戈剚刃之事,秦 赵已不能施于白 项,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章章明矣。”并列 剚,刺入,插入。形容准备杀敌复仇。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则~之事,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而汉族犹可施于
《枕山臂江》来历意思解释
谓依山傍水。宋 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庆元据会稽之东,枕山臂江,负溟渤,控扶桑。”并列 指依山傍水。宋王应麟《玉海地理州镇》:“庆元据会稽之东,~,负溟渤,控扶桑。”△多用于描写地形。
《枕山襟海》来历意思解释
靠山依海。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本朝武宁王 徐达经略北边,谓是枕山襟海,实辽 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亦作“枕山负海”。明 张煌言《山头重筑海塘碑记》:“台之缑城,枕山负海。”并列 背山临海。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本朝武宁王
《枕山栖谷》来历意思解释
谓隐居山林。《后汉书.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 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并列 背靠着山居住在山谷。比喻隐居山林。《后汉书黄琼传》:“诚遂欲~,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多用于描写隐居生活。→枕石漱流
《析骨而炊》来历意思解释
同“析骸以爨”。《史记.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见“析骸以爨”。《史记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易子而食。’”
《枕善而居》来历意思解释
谓守善不移。北齐 刘昼《新论.慎独》:“故蘧瑗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偏正 坚守好的品德,始终不变。北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蘧瑗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
《枕冷衾寒》来历意思解释
衾:被子。枕头被子都是冰凉的。形容因独眠而极度孤独凄凉。《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香残烛暗,枕冷衾寒。斯时也:空闺寂寂,人各一天,经年累月,有谁见怜。”明.贾仲明《对玉梳》一折:“我敢一上青山便化身,从今后枕冷衾寒,索自温存。”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
《枕典席文》来历意思解释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汉 李尤《床几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几,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并列 以典籍为枕,以文献为席。形容勤奋地读书学习。汉李尤《床几铭》:“虚左致贤,设座来宾。筵床对几,盛养已陈。肴仁饭义,~。”△褒义。多用于描写勤
《析辩诡辞》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颜师古注:“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仲尼既没,析辨诡
《析言破律》来历意思解释
谓巧说诡辩,曲解律令。《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郑玄注:“析言破律,巧卖法令者也。”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尚书奏:‘……今楷(襄楷)不陈损益,而务析言破律,违背经义,伪托神灵。’于是论楷司寇。”并列 巧言辨析,曲解法令
《析肝沥悃》来历意思解释
谓披露肝胆,倾吐至诚。宋 苏舜钦《投匦疏》:“盖以陛下开言路,塞讳门,采瞽说,纳愚虑,是以析肝沥悃而具述之。”并列 剖露肝胆,真心诚意地倾诉己见。宋苏舜钦《投匦疏》:“盖以陛下开言路,塞讳门,采瞽说,纳愚虑,是以~而具述之。”△多用于倾吐忠肠。
«
1
117732
117733
117734
117735
117736
117737
117738
117739
117740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