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布鼓》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持布鼓过雷门”。比喻浅陋者。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
《布裙荆钗》来历意思解释
同“荆钗布裙”。《七侠五义》九八回:“李氏将茶烹好,见牡丹虽是布裙荆钗,却胜过珠围翠绕。”
《布裙》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家妇女简朴的服饰。亦借指贫家妇女。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五:“西郊有贫者,匹妇配匹夫。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
《布被黔娄》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黔娄被”。借指有操守的贫士。唐 白居易《过颜处士墓》诗:“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布荆》来历意思解释
同“荆钗布裙”。明 周履靖《锦笺记.怨寡》:“妾乃常伯醒之妻是也,夫有刘伶之癖,家无陶令之储,粉黛慵施,布荆是饰。”
《推波助浪》来历意思解释
见“推波助澜,纵风止燎”。陈若曦《向着太平洋彼岸》:“德明在一旁~:‘多谢老乔了,那么保险费和维修费就由我负责。’”
《推波助澜》来历意思解释
澜:大波浪。比喻助长其声势。隋.王通《中说.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耳!”唐.李行修《请置诗学博士书》:“〔扬雄、司马相如〕劝百讽一,推波助澜,文虽有余,不足称也。”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渊明名字之异,自《宋传》以来已然。
《怀安败名》来历意思解释
怀:留恋。安:安逸。名:名声,名誉。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声誉。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怀冤抱屈》来历意思解释
怀抱着冤屈。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参见“衔冤负屈”。见“负屈衔冤”。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非止百千。”
《怀古伤今》来历意思解释
怀念往古,哀叹现在。指一种守旧、悲观的思想情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并列 怀念过去,感伤现在。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了。”
《忿火中烧》来历意思解释
犹怒火中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把刀直出,剁甲中颅。”见“怒火中烧”。《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把刀直出,剁甲中颅。”
《忿忿不平》来历意思解释
同“愤愤不平”。《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古龙《长干行》三:“高战也是忿忿不平,点点头。”见“愤愤不平”。冬雪《红杜鹃》:“施轩~,一个劲地发泄,并不考虑童彤的情绪。”
《忿世嫉俗》来历意思解释
同“愤世嫉俗”。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忿世嫉俗,发为巨震,与对跖之徒争衡。”见“愤世嫉俗”。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尊至者,不平恒继之,~,发为巨震,与对跖之徒争衡。”
《忿不顾身》来历意思解释
同“奋不顾身”。《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见“愤不顾身”。《镜花缘》37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忽起忽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起伏变化大,不牢固不稳定。孙犁《买章太炎遗书记》:“近世之名人,为数甚众,流品脚色亦甚杂,根基牢固者少,忽起忽落者多,求如章氏之人品学术贯彻始终者,并不多见。”
《忿然作色》来历意思解释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晋.皇甫谧《高士传.颜斶》:“颜斶,齐人也,宣王见之。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见“
《忸怩不安》来历意思解释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心里慌乱紧张,不好意思。语本《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并列 不好意思,内心慌乱。茅盾《追求》:“他的阴暗的脸色,加重了仲昭的~。”△用于描写不好意思不安心的情状。→五内如焚 ↔如释重负
《忽忽不乐》来历意思解释
忽忽:失意貌。心中失意,不能欢乐。《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秦少游谪古藤,意忽忽不乐。”偏正 失意不高兴的样子。《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
《忽冷忽热》来历意思解释
谓时而冷静,时而情感冲动。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常用以指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老阎喜爱梁建的精神强干,也深知那忽冷忽热的毛病。”并列
《忸怩作态》来历意思解释
忸怩:羞惭貌。形容做作含羞的样子。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花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们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偏正 忸怩,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形容故意做作含羞的样子。师陀《马兰》:“将见他的理由,相见时的情景
«
1
117710
117711
117712
117713
117714
117715
117716
117717
117718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