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其验如响》来历意思解释
指效验马上可以见到。《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赵鹿泉前辈有一符,传自明代。(鹿泉)曰:‘高行真人精练刚气之所化也。试之,其验如响。’鹿泉非妄语者,是则吾无以测之矣。”(符:符箓,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发生神奇效果的神秘文书。)主谓 效验像回声响应般很快出
《其直如矢》来历意思解释
矢:箭。形容像箭杆一样笔直。也比喻十分正直。《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其志非小》来历意思解释
他的志向不小。即志向远大。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其命维新》来历意思解释
命:旧指帝王所承受的“天命”。维:助词。承受的天命是崭新的。意为国运昌盛,气象一新。《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其道亡繇》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见“其道无由”。《汉书刑法志》:“
《其来有自》来历意思解释
指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它的来由。语本《孔子家语.冠颂》:“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有自来矣。’”主谓 事情的发展有其来由。语本《孔子家语冠颂》:“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有自来矣。’”王肃注:“言有所从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德薄能鲜,
《其应若响》来历意思解释
《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意谓“道”如回声一样与万物相应。形容回应丝毫不爽。晋.程本《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主谓 反应像回声一样随之而来。语出《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若应若响
《其奈我何》来历意思解释
其:表示反问的虚词。能把我怎么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六章:“院秘书长张国淦(gn)劝段(祺瑞)暂时引退。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原作【其如予何】。(如:奈。予:我。)《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其如予何?’”
《其味无穷》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含意深刻,使人回味不尽。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歧路灯》五回:“学中斋长与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扰,这就其味无穷了。”主谓 形容含义深刻,令人回味不尽。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
《其势汹汹》来历意思解释
汹汹:原指大水的流声,此比喻气势凶猛。形容来势非常凶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五章三节:“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见“气势汹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
《其乐无穷》来历意思解释
指乐趣无穷无尽。宋.邵雍《君子饮酒吟》:“家给人足,时和岁丰……君子饮酒,其乐无穷。”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亦作“其乐无涯”。元
《其乐不穷》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亦作“其乐无穷”。宋 邵雍《君子饮酒吟》:“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閈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见“其乐无穷”。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来历意思解释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兵马未动,
《兵闻拙速》来历意思解释
谓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晋书.闵王承传》:“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兵闻拙速,未睹工迟。”《南史.贼臣传.侯景》:“莫若直掩扬都,临贺反其内,大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
《兵销革偃》来历意思解释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谓太平无战事。前蜀 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并列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形容没有战事,天下太平。前蜀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
《兵连祸结》来历意思解释
兵:指战争。战争连续不断,灾祸接踵而来。《汉书.匈奴传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兵连祸结,涂炭平民,耗损国用,悔之何及。”亦作“祸结兵连”。《后汉书.鲜卑传》:“祸结兵连,岂得中休。”元.无名氏《梧桐叶》一折:
《兵败如山倒》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军队一吃败仗,就溃逃得无法收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三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保卫延安》第七章:“真是兵败如山倒——敌人没有东西吃,士兵成群地逃散。”主谓 打了败仗,军队就像山丘倒塌那样彻底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来历意思解释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谓天下太平。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立明堂之制,奏《大武》之乐,盛矣哉!”倪璠注:“《三辅黄图》曰:‘武库在未央宫,萧何造以藏兵器。’《史记.周本纪》曰:‘散马华山之阳。’”后世有
《兵荒马乱》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战时混乱不安的景象。元.无名氏《梧桐叶》四折:“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镜花缘》一○○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哪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并列 兵、马,指战争。战争造成的社
《兵精粮足》来历意思解释
兵士精锐,军粮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三国演义》四三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说唐》二○回:“他久镇河北,兵精粮足,自立旗号,不服隋朝所管。”并列 兵马精良,军粮充足。语出宋司马光《赤壁之战》:“兵精粮足,可以立事。”《三国演义》45回:“~
«
1
117676
117677
117678
117679
117680
117681
117682
117683
117684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