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消息盈虚》来历意思解释
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易.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清 黄师琼《题谢梅庄侍御军中学〈易〉图》诗:“愿君进退持以正,消息盈虚任卷舒。”亦作“消息盈冲”。汉 蔡邕《释诲》:“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消息盈
《消声匿迹》来历意思解释
本作“消声灭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 庾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郭沫若《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虽然在初期也有少数人唱导‘与抗战无关’论,但为大势所迫
《涂脂抹粉》来历意思解释
脂:胭脂。原指女子打扮。后比喻对丑恶的东西掩饰和美化。《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独立论》:“从其摇颈摆尾,涂脂抹粉,以为分所宜然。”亦作“搽脂抹粉”。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喜值青
《涂歌里抃》来历意思解释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南朝 梁 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涂歌里抃,载怀凫藻。”并列 抃,鼓掌。路上行人歌唱,里巷的人鼓掌。形容人们欢欣鼓舞的景象。南朝梁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载怀凫藻。”△褒义。多用于社会景象方面。
《涂歌邑诵》来历意思解释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涂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并列 道路里邑的人都在歌唱。形容人们安居乐业的欢乐景象。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
《涂歌巷舞》来历意思解释
同“涂歌里抃”。明 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不佞居尝谓,恒时禾黍穰穰,一温然长者,兀坐而莅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并列 路上行人歌唱,里巷的人跳舞。形容人们欢乐的景象。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恒时禾黍穰穰,一温然长者,兀坐而莅之,可立使民~。”△褒义。
《涂不拾遗》来历意思解释
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其他 涂,道路。遗,失物。路上有失物,没有人去拾取。形容社会治安好。《战国策秦策》:“期年之后,途不拾遗。”《史记孔子
《浸微浸灭》来历意思解释
谓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汉书.董仲舒传》:“故朕垂问乎天人之应,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亦作“浸微浸消”。宋.苏洵《审势》:“久而不治,则又将有大于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矣。”并列 逐渐没落进而直至于
《海翁失鸥》来历意思解释
在海边居住的老人没有得到海鸥。比喻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及情谊。《列子.黄帝》记载,有一人特别喜欢海鸥,每天早晨都到海上和海鸥一起嬉戏。一日其父要他捉一只海鸥回家,结果等他第二天到海上,海鸥都在天上飞舞不下来。
《海盟山咒》来历意思解释
犹海誓山盟。明 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咒,都随一江逝水东流。”见“海誓山盟”。明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都随一江逝水东流。”
《稠迭连绵》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稠密重叠相连的样子。语本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岩峭岭稠迭,洲萦诸连绵。”
《海阔天高》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唐 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明 刘基《苏幕遮.次韵和刘宗保》词:“鸿鹄冥冥乌鹊暮,海阔天高,翼短迷征路。”并列 比喻天地寥廓,征途遥远。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不知处。”
《稠人广坐》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公共场合。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三国演义》第二回:“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 张侍立,终日不倦。”并列 人极多的场合。《三国演义》2回:“如玄德在~,关张侍立,终日不倦。”△用于场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来历意思解释
大海辽阔任凭鱼儿跳跃,天宇空旷,任凭鸟儿飞翔。原形容无挂无碍,自由自在。语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韵,一次在竹上题诗道:“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后常用来比喻充分施展抱负
《海誓山盟》来历意思解释
誓言和盟约如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多用以表示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渝。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并列 誓约像山与海
《稗耳贩目》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时治经者各有师承……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并列 比喻见闻浅薄,如同商贩之买卖货物。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朝经学》:“其时治经者各有师承……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非同后世
《稗官野史》来历意思解释
稗官:古代小官,其职责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野史:私人的记载,多轶闻琐事之作。后以“稗官野史”称小说野史之类。也泛指记载逸闻琐事之作。宋.陆游《贺施知院启》:“文辞自力,尚能助稗官野史之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
《稗官小说》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颜师古注:“稗官,小官。”后因以“稗官小说”为野史小说之称。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下:“今秘阁之书,下至稗官小说,无所不有。”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纪昀〕好为稗官小说,而
《稔恶藏奸》来历意思解释
长期作恶,包藏祸心。《清史稿.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 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尔。”并列 稔恶,长期作恶。作恶多端,暗藏祸心。《清史稿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
《稔恶盈贯》来历意思解释
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章炳麟《讨满洲檄》:“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不时,将帅亟易,遂得使虏穷凶极恶,肆其驰突,外劫朝鲜,内围京邑,稔恶盈贯,亦陨其命。”主谓 稔恶,长期作恶。所积的罪恶极多。形容无恶不作。章炳麟《讨满洲檄》:“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
«
1
117648
117649
117650
117651
117652
117653
117654
117655
117656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