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失金镜》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国家灭亡。唐李白《商山四皓》诗:“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参见:○昭华琯
《失火殃鱼》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灾祸牵连无辜。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 “如今人可讨爱乌因屋休承望,惟失火殃鱼你自当。” 参见:○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失鹄》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科举落榜。唐赵嘏《献淮南李仆射》诗: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参见:○中鹄
《师贞》来历意思解释
①谓用兵之道须持正义。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 “伏愿乞赐骸骨,贬归私第,式清朝序,永睹师贞。” ②借指军队。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 “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易师》: “师贞,文人吉,无咎。彖曰: 师,众也; 贞:正也,能以众正,
《失道襄野》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帝王外出。唐杜甫《释闷》诗:“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 参见:○襄野童
《尸祝社稷》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他人的祝愿祈祷。明归有光《畏垒亭记》: “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 参见:○越俎代庖
《失中策》来历意思解释
谓政策失当。唐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诗: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汉书匈奴传下》: “莽将严尤谏曰: ‘臣闻匈奴为害,所以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宣王时,猃犹内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
《尸居》来历意思解释
谓居位无所事事。宋欧阳修《送韩子华》诗: “谏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参见:○尸位素餐
《尸横马革》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战死沙场。郭沫若《悼德甫》诗:“今日成史横马革,难禁清泪滴君衣。” 参见:○马革裹尸
《盛服假寐》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忠于职守,为政勤谨。宋苏轼《次韵钱穆义会饮》: “弹冠恨不早,桂冠常苦迟。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左传宣公二年》: “宣子骤谏, 公患之, 使鉏贼之。 晨往, 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
《乘杌》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史书。严复《哭林晚翠》诗: “诗篇同乘杌,异伐得根源。” ●《孟子离娄下》: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时鲁国的史书。《乘(sheng )》: 春秋时晋国史书。《梼
《圣贤杯》来历意思解释
代称酒。宋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伸洽赋羊桃》词: “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肺腑,偏殢圣贤杯。” 参见:○中圣人
《乘韦》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先送的薄礼。清钱谦益《送方尔止序:“将有捧盘而致昨者,以余言为乘韦其可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滑: 春秋小国,姬姓,建都于滑(今河南睢县西北),前627年灭于秦。乘韦: 四张熟牛皮。乘,四。古时
《绳文鸟迹》来历意思解释
指原始记事符号。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参见:○结绳而治
《绳墨偭背》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元张昱《读》诗: “三闾楚同姓,怨生于所爱。谗人在君侧,绳墨曰偭背。” ●《楚辞离骚》: “固时欲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偭(mian): 违背。规矩: 法度。错: 同“措”。措施。绳墨: 比喻正道。周容: 苟合求
《笙歌鹿鸣》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君臣宴饮的乐曲。清朱彝尊《题王给事又旦过岭诗集》诗: “昨年使车逾岭表,笙歌鹿鸣听乍终。” ●《诗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承:奉。筐: 盛币帛之器。诗以野鹿呦呦鸣声起兴,写周代国君宴会群臣宾客,鼓乐吹
《声入青云》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歌声美妙动人。唐高骈《赠歌者》诗之一: “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 参见:○响遏行云
《声气应求》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朋友间意气相合。清许葭村《代友致龚未斋告苦》: “入座则香芬兰茞,题笺则囊赠珠玑,数载以来,极声气应求之乐。” 参见:○同气相求
《渥洼》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盛产良马之地。五代韦庄《代书寄马》诗: “驱驰曾在五侯家,见说初生自渥洼。” ●《史记乐书》: “[武帝]又尝得神马渥洼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 ‘太一贡兮天下马,露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渥洼:
《逾年历岁》来历意思解释
谓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并列 经过相当的年月。《战国策赵策一》:“夫用百万之众攻战,~,未见一城也!”△用于说明经历的时间较长。→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