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隐居放言》来历意思解释
避世隐居,任意高谈阔论。《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身中清:指他们的行为符合廉洁之道。废中权:指他们处在乱世则自己废弃免祸,符合权变之道。
《隐君子》来历意思解释
泛指隐士。鲁迅《隐士》: “真的‘隐君子’ 是没法看到的。古今著作,足以汗牛而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 参见:○柱史出秦关
《隐不违亲》来历意思解释
谓虽隐居山林也不放弃奉养父母的职责。《后汉书.郭太传》:“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随其流而扬其波》来历意思解释
随从世俗,与之同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随乡入乡》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入乡随乡”。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也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宋代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见“随乡入俗”。《红楼梦》41回:“俗话说,‘~’,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隆污》来历意思解释
《礼记.檀弓上》:“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道:指制礼的原则。隆:高。污:降。本谓丧礼的厚薄增减,决定于制礼隆降各得其宜的原则。后以“隆污”称世道盛衰或政治兴替。亦作“隆窳”。《三国志.蜀志.卻正传》:“道有隆窳,物有兴废,有声有寂,有光有翳。”
《陵谷之变》来历意思解释
高下变换位置。《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峰为谷,深谷为陵。”旧亦以“陵谷”比喻世事变迁。《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峰为谷,深谷为陵。’刻名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陶犬瓦鸡》来历意思解释
陶土制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无用之物。南朝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涂土不能代劳,木马不中驰逐。”并列 土做的狗,瓦捏的鸡。比喻徒有虚名实则无用之物。语本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陵土未干》来历意思解释
陵墓上的泥土尚未于燥,意谓君死不久。《晋书.宣帝纪》:“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如此!”
《陬操》来历意思解释
琴曲名,即“将归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
《陪了夫人又折兵》来历意思解释
折兵:亏损兵员。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说:周瑜为了夺回荆州,计谋假称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乘刘备到东吴招亲之际,扣住刘备以换荆州。结果刘备到东吴成亲后,设计逃出了东吴。虽然局瑜沿途调兵遣军,重重截阻,但都无济于事。于是蜀国兵士讥笑道:
《陈鼎击钟》来历意思解释
鼎:古时炊器。钟:古时乐器。吃饭时陈列鼎镬盛食物,演奏音乐。形容富贵人家饮食时豪华、奢侈的排场。《北史.齐清河王岳传》:“岳自讨寒山、长社及出随、陆,并有功,威名弥重。性华侈,尤悦酒色,歌姬舞女,陈鼎击钟,诸王皆莫及。”
《除恶务尽》来历意思解释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干净。《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务:必须。主谓 消除恶势力应该干净、彻底,不留后患。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臣闻‘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
《陡岵陟屺》来历意思解释
意指游子思念亲人,屡次登山瞻望家乡。《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尚)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尚)慎旃哉!犹来无弃!”陟( ㄓ zh 秩):登;岵( ㄏㄨ h 护)、屺( ㄉㄧ
《陈言务去》来历意思解释
陈言:陈旧的言辞。指作文时要尽汰陈旧言辞,努力革新创造。唐代韩愈《与李翊( ㄖ r 义)书》:“准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戛( ㄐㄧㄚ ji 夹)戛:困难貌。主谓 写作时一定要去掉陈旧的言辞。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用于写作。
《饱汉不知饿汉饥》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处境顺适或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别人处于困境中的痛苦和焦急。语本《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饱练世故》来历意思解释
同“饱谙世故”。宋 叶適《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见“饱谙世故”。宋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饱经世变》来历意思解释
谓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朱自清《白采》:“他说着江西话,似乎很老成了,是饱经世变的样子。”述宾 经历了很多人世变故。朱自清《白采》:“他说着江西话
《饱暖思淫欲》来历意思解释
亦作“饱暖生淫欲”。谓生活安逸,易起淫念。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正旦唱〕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自古道‘饱暖思淫欲’,王禄手头饶裕,又见财物易得,便思量淫荡起来。”又卷二八:“这个程朝奉拥着巨万家
《饱学之士》来历意思解释
学识丰富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张天翼《新生》:“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偏正 学识丰富的人。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帝师,是天下最难的差事,好多~,宁肯避官免职,
«
1
117627
117628
117629
117630
117631
117632
117633
117634
117635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