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贻则》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诒燕”。谓为后世留下典则。《文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李善注:“言考能自保己,又遗我法则也。”
《贺雀》来历意思解释
同“贺燕”。唐 王勃《乾元殿赋》:“仙坛远秘,已多谢于祥鹣;大厦初成,复攀荣于贺雀。”
《贺老湖》来历意思解释
同“贺家湖”。宋 沈辽《寄陆九》诗:“贺老湖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
《贻厥孙谋》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三国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襄阳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
《贺家》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贺家湖”。本指唐 贺知章晚年在镜湖的居处。亦泛指高人隐士之家。明 高启《题画》诗:“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遍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贺囊佳制》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锦囊佳句”。唐 李贺的诗囊。借指优美诗作。宋 吕渭老《好事近》词:“从此贺囊佳制,有新奇题目。”
《贺公湖》来历意思解释
同“贺家湖”。宋 刘克庄《念奴娇.七月望夕观月》词:“董相林荒,贺公湖在,俯仰成陈迹。”
《贻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诒燕”。指后嗣,子孙。《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吕向注:“贻厥谓后嗣也。”唐 颜真卿《郭公庙碑》:“况乎友于著睦,矕龙虎者十人;贻厥有光,纡青紫者八九。”亦特指帝王传位。《三国志.魏文帝纪》:“大飨六军及
《贷监河粟》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涸辙之鲋”。谓身处困境而乞援于吝于帮助的人。宋 陆游《有感》诗:“贷监河粟元知误,乞尉迟钱更觉痴。”
《贷监河》来历意思解释
同“贷监河粟”。明 徐复祚《投梭记.应聘》:“相公,你赋《长门赋》不愧相如,贷监河真同庄叟。”
《贵识王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吕虔刀”。比喻能知贵显,慧眼识人。明 李东阳《送开州陈同知》诗:“贫怜范叔惟尘甑,贵识王祥有佩刀。”
《贵纸》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洛阳纸贵”。称誉文章精彩,人们争相传写。宋 欧阳修《回贺集贤韩学士启》:“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
《贵阴贱璧》来历意思解释
同“禹惜寸阴”。《晋书.皇甫谧传》:“夫贵阴贱璧,圣所约也;颠倒衣裳,明所箴也。”并列 比喻时间的宝贵。语本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谓宝贵光阴甚于玉璧。《晋书皇甫谧传》:“夫~,圣所约也;颠倒衣裳,明所箴也。
《贵不召骄》来历意思解释
同“贵不期骄”。唐 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见“贵不期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贵不期骄》来历意思解释
《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位不期骄,原为周成王戒臣下之言。位,官爵。后因以“贵不期骄”谓官做大了,尽管自己并不企求,但骄恣专横仍会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资治通鉴.唐太
《贳酒成都》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典鹔鹴裘”。谓典当珍贵物品换酒以供所爱之人,表示相爱至深。唐 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掷果河阳君有分,贳酒成都妾亦然。”
《贱尺璧而重寸阴》来历意思解释
同“禹惜寸阴”。三国 魏 曹丕《典论.论文》:“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贲临》来历意思解释
《诗.小雅.白驹》:“贲然来思。”朱熹集传:“贲然,光采之貌也。”谓来者有所盛饰。后用“贲临”表示光临。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尚书省诸司各具采舟游胜,飞楼结舰,光夺霞日。上与侍臣亲贲临焉。”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昨天午前十时如已贲临敝寓,则
《贰虞》来历意思解释
《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孔颖达疏:“无有贰心,无有疑误。”后以“贰虞”谓疑忌,猜忌。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李世熊》:“虽鼠伏蝟缩,必疑为蛟变螭腾,彼此贰虞,便成矛盾。”
《贰膳之年》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贰膳”。借指七十岁。唐 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