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西风残照》来历意思解释
秋风,夕阳。比喻衰败没落或腐朽的景象。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元 王恽《望歌风台》诗:“西风残照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偏正 残照,日落时的光辉。形容秋天傍晚落日景色。唐李白《忆秦娥》:“音尘绝
《西除东荡》来历意思解释
除:清除。荡:荡涤。到处征伐敌人。元.李寿卿《伍员吹箫》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明.无名氏《十样锦》二折:“想我年纪小时,南讨北征,西除东荡,鞍不离将身,甲不离马背。”并列 除,翦除。荡,涤荡。到处征伐。元李寿卿《伍员吹箫》1折:“俺也曾
《西方净国》来历意思解释
即西方净土。清 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参见“西方净土”。见“西方净土”。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西装革履》来历意思解释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吴伯箫《一辆纺车》:“西装革履,华裙艳服,只有在演剧的时候演员的身上才出现。”《上饶集中营.炼狱杂忆》:“由政治部派来一个西医,西装革履,肥头白脸。”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朱谨侯》:“古直为作《朱骞小传》,南社十三集且载其遗照
《西方净土》来历意思解释
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明.汤显祖《紫箫记.皈依》:“至期身心欢喜,吉祥而逝,还生西方净土。”偏正 佛教语。佛国。西方的极乐世界。明汤显祖《紫箫记皈依》:“至期身心欢喜,吉祥而逝,还生~。”△褒义。常用于指西天神佛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后泛指未受精神
《西南半壁》来历意思解释
半壁:半边。指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好河山。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瞿)式耜方以大学士临桂伯留守桂林,西南半壁,倚为长城。”
《襟江带湖》来历意思解释
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也专用以形容南昌附近的地理形势。语本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并列 形容萦绕回转的江河湖泊,就如衣襟和衣带一样。语本唐王勃《王子安集滕王阁序》:“襟三江而
《襟怀坦白》来历意思解释
襟怀:胸怀。坦白:直率纯真。心地纯洁坦率,光明正大。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主谓 胸怀开朗诚实。形容心胸善良纯洁,光明正直。张平《抉择》:“看那些掩饰丑恶的语词运用得多么冠冕堂皇、光明正大
《褴褛筚路》来历意思解释
原谓穿着敝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后用以形容开创者的艰辛。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清 周亮工《与某书》:“老杜被学者撏剥殆尽,又被注者摘索无遗,不得不褴褛筚路,逃之无何有之乡。”见“筚路蓝缕”。清周亮工《与某书》:“
《回雪》来历意思解释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三国魏.曹植在《洛神赋》中,用被风吹卷而回旋的雪花来形容洛神飘飘的舞姿。后用为咏女子优美舞姿之典。唐.李群玉《赠回雪》诗:“回雪舞萦盈,萦盈若回雪。”
《回颿槌》来历意思解释
《世说新语.豪爽》梁.刘孝标注:“或曰:敦尝坐武昌钓台,闻行船打鼓,嗟称其能。俄而一槌小异,敦以扇柄撞几曰:‘可恨!’应(人名)侍侧曰:‘不然,此是回颿(n船帆)槌。’使视之,云:‘舩(同船)人入夹口’。应知鼓又善于敦也。”晋王敦对击鼓堪称内行,一次于武昌
《回身县尉》来历意思解释
晋.裴启《语林》:“商则任廪丘尉,性廉洁,县令、丞多贪。因宴会舞,令、丞舞皆动手,尉则回身而已。令问其故,则曰:‘长官动手,赞府亦动手,尉更动手,百姓何容活耶?’人皆大笑,嘲曰:‘令、丞俱动手,县尉止回身。’”商则借舞会之上令、丞舞姿的“动手”,讽刺其长官
《回波词》来历意思解释
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回波尔时栲栳(音ko lo舆车称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唐中宗李显)。”回波词为舞乐名,唐中宗时造。六言四句,开头例有“回波尔时”四字,所以叫做回波词。相传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专权,中宗很畏惧她,刚巧御史大
《回曲奇勋》来历意思解释
《新唐书.裴度传》:“度遣马揔先入蔡,明日,统回曲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回曲奇勋”,指唐.裴度平定蔡州吴元济叛乱的功勋。“回曲”,指吴元济部下董重质领重兵驻回曲事。裴度率军至,董重质投降,而吴元济在危急时尚待回曲援兵。李愬雪夜奇袭攻破蔡州后,裴度
《回日画眉看》来历意思解释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篇》:“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有士子,容止可观,滔召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词曰:‘握笔题诗易,荷戟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浅红色,此谓泪已成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滔遗以
《四面吴歌》来历意思解释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时围寨久,寨军多南人,天寒衣薄,会夜霜月,燕王令四面皆吴歌,南军闻之,多泪下,有潜下寨降者。”这是明初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所发生的事情。后燕王破其寨。“四面吴歌”出“四面楚歌”之辙,“四面
《四郊多垒》来历意思解释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东汉.郑玄注:“辱其谋人之国不能安也。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古人认为,都城四郊如果存留着许多作战的壁垒,说明国家受到敌人的侵略,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后用以表现国家遭受战乱或对当政者的不满。唐.柳宗元《北
《四豪》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游侠传》:“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以四豪为称首。”战国时,诸侯国有贵族公子执政,著名者有魏信陵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楚春申君,号称“四君子”、“四豪”、“四公子”。后因用为典实。唐.
《四知》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被大将军邓骘举荐,“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音wi赠送)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四目两口》来历意思解释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马超起兵讨伐曹操,西凉人马都到阵前来观看曹丞相。曹操在两军阵前对西凉兵马说:“我曹孟德也只
«
1
117590
117591
117592
117593
117594
117595
117596
117597
117598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