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高冠》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端庄高洁的品质。唐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诗:“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参见:○高冠岌岌
《高阁图画》来历意思解释
谓朝廷鼓励边功。唐刘驾《古出塞》诗: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参见:○麒麟阁
《观风察俗》来历意思解释
观察国风民俗。唐 刘知幾《史通.载文》:“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者矣。”并列 观察国风民俗。唐刘知几《史通载文》:“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者矣。”※观,不读作gun。△褒义。用于描写体察,查究。→观风问俗
《高冠岌岌》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志行芳洁。清黄景仁《太白墓》诗: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 ●《楚辞离骚》: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 指香洁之物。泽: 同“(ze )”, 汗衣, 引申作污垢。 诗写作者高冠长佩、服饰精美
《高歌倚瑟》来历意思解释
谓依随瑟声引吭而歌。唐鲍溶《倚瑟行》: “一言出口堪生死,高歌倚瑟扬清悲。”●《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释之〕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汉文帝)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 ‘此走邯郸道也。’ 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 厕: 同 “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晋张华《博物志山水总论》: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白黑不分,大乱之征也。” ●《诗小雅十月之交》: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烨烨: 闪光。震: 雷。宁: 安。令: 善。冢 (zhong ) :
《观貌察色》来历意思解释
观察形貌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韩非子.八奸》:“何谓在旁,曰:……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亦作“观形察色”。《水浒传》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知情。”并列 观察外貌、脸色以揣摩对方的心意。《韩非子八奸》:“何谓在
《观者麕集》来历意思解释
麕:通“群”。形容观看的人很多。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柴打鼓》:“柴皇急无措,大号,观者麕集,询故,柴以实告,众以为狂,柴不得以行乞而归。”
《观者蝟集》来历意思解释
蝟集:如猬毛丛集。形容观看的人多。清.李清《鬼母传》:“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怖畏,及观者蝟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观者如织》来历意思解释
观看的人如编织衣物一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主谓 观看的人如编织的衣物一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用于描写人多。
《观衅而动》来历意思解释
衅:缝隙,裂痕。窥伺敌方的空隙,乘机发动进攻。《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士会)曰:‘善。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衅……间也。”《辽史.太宗纪上》:“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连动 衅,缝隙,裂痕。窥伺敌方的空隙,乘机发动攻势。《左传宣公十
《观衅伺隙》来历意思解释
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连动 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等待乘机进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
《观者如市》来历意思解释
观看的人如人口密集的闹市。形容观看的人多。《云笈七签》卷一一三:“罗方远,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设,观者如市。”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尼妙寂》:“初泗州普光王寺……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主谓 观看的人多如集市。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四方辐辏,僧尼繁会,
《观者如云》来历意思解释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云笈七签》卷一一三:“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亦作“观者云集”。《云笈七签》卷一一六:“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浙之宛陵,所
《观者云集》来历意思解释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云笈七签》卷一一六引前蜀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王奉仙》:“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游淮 浙之宛陵,所至之处,观者云集。”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四:“于是观者云集,皆恐伤其子。计无所出。”亦作“观者如云”。唐 刘禹锡《
《观瞻所系》来历意思解释
观瞻:外观以及对外观的反应。指与外观以及人们对它的印象大有关系。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警察、宪兵在大街上乱打乱捕售卖《新华日报》的无辜小贩。后来自己也觉得在战时首都,国际观瞻所系,究竟不大方便。”主谓 观瞻,外观以及对外观的反应。指与外观以及人们对它
《观眉说眼》来历意思解释
看人家脸色。《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这小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并列 比喻挑眼儿,说三道四。《金瓶梅》62回:“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贬义
《观形察色》来历意思解释
观看对方的形貌脸色,以揣摩对方的心意。语本《韩非子.八奸》:“何谓在旁,曰……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见“观貌察色”。《水浒传》110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知情。”
《观机而动》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见机而作。《南齐书.徐孝嗣沈文季传论》:“孝嗣当蹙境之晨,荐希行之计,王无外略,民困首领,观机而动,斯议殆为空陈,惜矣!”亦作“观机而作”。《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连动 看机会或形势才行动。《南齐书徐孝嗣沈文季传论》
《观望不前》来历意思解释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定。事情发展前途尚难确定时,犹豫观望,暂不前进。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三章:“但将领们却各打各的主意,观望不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十四章:“否则……会使他们观望不前,养寇自重。”也作【观望徘徊】。(徘徊:来回地走。)《辛亥革命
«
1
117582
117583
117584
117585
117586
117587
117588
117589
117590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