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群盲摸象》来历意思解释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
《群疑满腹》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人们满肚子疑惑。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众难塞胸。”△贬义。用于针对不得人心的事物。
《群枉之门》来历意思解释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夫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萍踪》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飘流不定的行踪。宋陆游《答交代杨通判启》: “瓜戍及期,幸仁贤之为代; 萍踪无定,恨候望之未遑。” 参见:○萍蓬
《群犬吠所怪》来历意思解释
述宾 一群犬围叫所见到的怪东西。语本《楚辞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注:“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亦以其行度异,故群而谤之也。”[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值得介意。△贬义。比喻世俗之人围攻贤者。
《萍蓬》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行踪不定之人。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晋潘岳《西征赋》: “孔随时以行藏, 遽与国而舒卷……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陋吾人之拘挛,飘浮萍而蓬转。” 遽: 即蘧瑗,字伯玉,春秋卫人,因见灵公无道而不愿出仕
《萍梗落江湖》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飘泊江湖。金张中孚《蓦山溪》词: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 参见:○泛梗
《瓶落井》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情侣关系中断。释宝月《估客乐》诗之二: “莫做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参见:○井底银瓶
《瓶罍》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位卑与位尊。唐韩愈《感春》诗之三: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参见:○瓶罄罍耻
《凭熊轩》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新任刺史太守之职。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参见:○熊轼
《屏书峻攉》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升任刺史职位。清许葭村《与周刺史辩办命亦》: “是以三载以来,竭其愚诚,效其绵力, 屏书峻擢, 如愿而偿。 ” ●《旧唐书循吏传》:“太宗曰: ‘治人之本,莫重刺史。’ 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 唐太宗认为,刺史是治人的根本,所以将刺史的姓名记在屏风上,早
《凭虚几》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无实权的天子。严复《六十一岁生辰,韩生以诗见寄,斐然有怀,次韵为答》: “末命凭虚儿,皇图集近论。龙飞群首见,蠖曲几人仲。” 参见:○玉儿
《苹蘩礼》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夫妻之礼。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 “今生愿共连理枝,当尽苹蘩礼。如今愿父母,福寿双全喜。” 参见:○苹蘩
《苹藻》来历意思解释
①借指妇女。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②泛指奠祭之物。唐韩愈《湘中》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 ●《诗召南采苹》: “于以采苹? 南涧之滨。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藻: 水藻。古代贵族女子将嫁,必须采藻而告
《苹末》来历意思解释
代称风。唐李峤《风》诗: “落日生苹末, 摇扬遍远林。 ” ●《楚辞风赋》: “王曰:‘ 夫风始安生哉? ’ 宋玉对曰: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 苹末:水草尖。苹,小水草。侵淫: 渐渐进入。土囊: 大洞。太
《苹蘩》来历意思解释
①谓将行新婚的礼仪。唐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诗: “手捧苹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②借指婚嫁。《西湖二集》卷十六: “苹蘩时序宁无预, 诗酒情怀却有余。 ” ●《诗召南采蘩序》: “《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又《采
《平子诗》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抒发情怀的佳作。唐释皎然《送北归》诗: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参见:○四愁诗
《平子赋愁》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抒发与朋友离别的愁思。唐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诗: “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参见:○四愁诗
《平阳击石》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圣乐。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平阳,舜都城。参见:○率舞
《平叔》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美男子。唐方干《赠山阴崔明府》诗: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参见:○何郎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