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骁勇善战》来历意思解释
矫健勇猛,善于作战。《新五代史.唐本纪七.废帝》:“及长,状貌雄伟,谨信寡言,而骁勇善战,明宗甚爱之。”《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四回:“旋由粤军司令李烈钧,引众堵截,麾下都是锐卒,骁勇善战,非龙(济光)军所能与敌。”并列 勇猛善于打战。《新五代史唐本纪废帝》
《驾鹤西游》来历意思解释
死的婉称。邓友梅《那五》二:“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见“驾鹤成仙”。邓友梅《那五》2:“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骀背鹤发》来历意思解释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惟兄弟一二年、四三年相继而生,自竹马游戏,以至骀背鹤发,其相与周旋,多至七八十年之久。”清 蒲松龄《秦松赋》:“俨五老之古装,恍四皓之伟步,骀背鹤发,龙翔凤翥。”见“鲐背苍耇”。明陈继儒《读书镜》卷4:“惟兄
《百无所成》来历意思解释
犹“一事无成”。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述宾 形容一事无成。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玩岁愒时,而~,皆由于志之未立耳。”△形容没有成就。→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
《驾鹤成仙》来历意思解释
死的婉称。杨大群《关东传奇》第五四章:“彭汉臣嘴里囫囫囵囵地说:‘老爹,你魂归西天了,嘿嘿;’‘老爹,你驾鹤成仙了,嘿嘿。’”连动 哀悼死者的婉称。《关东传奇》54章:“彭汉臣嘴里囫囫囵囵地说:‘老爹,你魂归西天了,嘿嘿’;‘老爹,你~了,嘿嘿。’”△多用于对
《击筑》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赴秦行刺秦王,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筑是古代像琴一样的乐器。后用“击筑”的故事抒发悲壮慷
《百无所忌》来历意思解释
犹“百无禁忌”。《云笈七签》卷七五:“药成之后,百无所忌。”述宾 什么都不忌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75:“药成之后,~。”△描写情状。→百无禁忌
《百无一用》来历意思解释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清.黄景仁《杂感》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述宾 百样之中没有一个有用的。清黄景仁《杂感》诗:“十有九人堪白眼,~是书生。”△贬义。用于形容毫无用处。
《百无一能》来历意思解释
一百件事中没有一件能做的。形容什么也不会。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词:“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水浒传》三二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述宾 没有一点能耐。《水浒传》32回:“我自~,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贬义。用于形容
《百无一漏》来历意思解释
干一百件事,没有一件疏失。形容有完全把握,不会失手。《太平广记》卷一九一引《朝野佥载》:“麞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䌈之,百无一漏。”述宾 做一百件事,没有一件疏失。形容非常有把握,不会失手。《太平广记骁勇李楷固》:“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
《百无一是》来历意思解释
干一百件事,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一无是处。宋.袁采《同居相处贵宽》:“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此辈对中国不置一许可之辞,总是百无一是。”述宾 做一百件事,没有一件做对。宋袁采《袁氏世范同居相处贵宽》卷1:“至
《百无一成》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一事无成。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国藩粗识途径,所求绝少,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述宾 毫无成就。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国藩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用于形容事业不成功。→一事无成 百无所成
《百无一失》来历意思解释
犹“万无一失”。唐.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狖百无一失。”杜鹏程《保卫延安》五章:“不光能成,还要保管百无一失。”亦作“百不一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紫桃亦婉娈善奉事,呼之必在侧,百不一失。”亦作“百不一爽”。《清史稿.戴
《百无一堪》来历意思解释
谓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旧唐书.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主谓 一百个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胜任。《旧唐书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
《百拙千丑》来历意思解释
极言拙劣丑陋。宋 晓莹《罗湖野录.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并列 形容极其拙劣丑陋。宋晓莹《罗湖野录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多用于情状方面。
《百折千回》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参见“千回百折”。并列 形容道路、河流、山脉、音调等曲折蜿蜒。明杨基《长江万里图》:“三巴春霁雪初消,~向东去。”也作“百转千回”。
《百折不移》来历意思解释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连动 多次受到挫折也不改变他的操守。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之守。”
《百折不摧》来历意思解释
同“百折不挠”。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见“百折不挠”。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如有待然。”
《百折不挠》来历意思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谓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清.颐琐《黄绣球》一三回:“若把这迷信移到做正经事,讲正经学问,便成了个百折不挠,自强独立的大丈夫、奇女子
《百折不屈》来历意思解释
同“百折不挠”。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若忠毅(卓敬)、方学士(方孝孺)、铁尚书(铁铉)者也。”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要像总理那样…
«
1
117546
117547
117548
117549
117550
117551
117552
117553
117554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