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龙蟠虎绕》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宋 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并列 比喻地势雄壮险要。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用于写地势。→龙盘虎踞 龙跧虎卧 表里山河 ↔一马平川
《龙蛇》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赤帝子”。指刘邦和项羽。唐 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刘开扬笺注:“龙蛇喻刘 项。‘霸王’之‘王’读去声。”源见“龙蛰蠖屈”。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龙蛰蠖屈》来历意思解释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明 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今岁传胪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绝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龙蛰蠖屈,不一建立于时,得无为儿曹所诮乎?一笑。”并列 比喻避世隐居。语本《易经
《龙虎风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唐 刘震《唐故朗州武陵主簿桑公墓志铭》:“积德馀庆,福垂后昆;高门是封,龙虎风云。”亦指君臣遇合。宋 王禹偁《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汉亏一杰,则无霸王之业,岂非天之道启圣哲,救黎元,灭乱秦,殄强楚,而兴大汉哉!不
《龙虎》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喻君臣。宋 王清惠《满江红》词:“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源见“龙盘虎踞”。借指南京。清 金綎《采石矶》诗:“龙虎一失险,洪波空荡漾。郁郁松柏枝,钟山日相望。”
《龙虎营》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李贤注:“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西羌传》云:‘置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汉官仪》曰:‘凉州近羌,数犯三辅,京兆虎牙、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也。”《三国志.胡综传》:“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
《龙艘锦缆》来历意思解释
同“锦缆龙舟”。宋 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词:“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龙腾梭》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雷化龙梭”。指神物变化,比喻贤才应时奋起。清 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一声雷动春关辟,三百英隽龙腾梭。”
《龙腾五尺梭》来历意思解释
同“龙腾梭”。明 徐渭《沈叔子解番刀为赠》诗之一:“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龙腹竹》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杖化龙”。称拐杖。清 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床头示我龙腹竹,夜半风雨疑腾骧。尾烧鳞蜕飞不得,苍皮倔强膺微张。”
《龙胡之痛》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对皇帝去世的哀痛。清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前母陆氏加赠宜人制》:“顾此襢编之锡,曾不间于乌鸟之怀;是知簪履之遗,益无解于龙胡之痛。”偏正 龙胡,龙须。《汉书郊祀志上》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
《龙纶》来历意思解释
同“龙綍”。南唐 李中《献乔侍郎》诗:“人间传凤藻,天上演龙纶。”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五:“忽蒙舜日龙纶召,便侍尧天佛会观。”
《龙绡》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鲛人泣珠”。又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因以“龙绡”指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织品。唐 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珮。”亦比喻薄如鲛绡之物。宋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词:“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
《龙綍》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纶綍”。指帝王的诏令。唐 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列职春宫,标离光于青殿;代工天府,明台耀于紫宸。故得龙綍垂光,戢两星而开照;鹤盖浮影,翼五云以连阴。”陈熙晋笺注:“喻衔诏出使也。”
《龙竹》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杖化龙”。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唐 王绩《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宋 王禹偁《李太白真赞》:“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
《旷职偾事》来历意思解释
偾事:把事情搞坏。不尽责守职,把事情搞糟。《明史.刘健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偏正 偾事,把事情搞坏。因不尽责守职而把事情搞糟。《明史刘健传》:“文武臣~,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贬义。用于失职方面。→玩忽职守↔兢兢业业 忠于
《旷日长久》来历意思解释
历时长久。汉 贾谊《过秦论》:“去就有绪,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见“旷日持久”。《史记秦始皇本纪》:“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而社稷安矣。”
《旷若发蒙》来历意思解释
旷:开阔,开朗。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外物一样。也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北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忽奉手笔,旷若发蒙。”见“旷若发
《旷日经年》来历意思解释
经历很长的时间。《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见“旷日经久”。《汉书郊祀志下》:“~,靡有毫牦之验,足以揆今。”
《旷日经久》来历意思解释
耗费时日,拖延很久。唐 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主谓 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资茂异,~,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称道于朋友,荐于州府,而升之司业,则不可得而
«
1
117531
117532
117533
117534
117535
117536
117537
117538
117539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