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骨出飞龙》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瘦骨嶙峋,容颜憔悴。唐李贺《恼公》诗: “心摇如舞鹤,骨出似飞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诗写女子因思夫而消瘦。
《股肱郡》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能起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史记季布传》: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 参见:○股肱耳目
《股肱爪牙》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左传成公十二年》: “略其武夫,为己腹心,股肱爪牙。”●《书益稷》: “帝曰: ‘臣作朕股肱耳目。’ ” 《诗小雅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 即司马,职掌兵甲。虞舜说,君王的辅佐大臣就如人的腿与胳膊。又
《谷中莺》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沉沦之士。唐薛昭蕴《喜迁莺》词: “不是人间风景。迴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参见:○出幽迁乔
《谷神》来历意思解释
①比喻神秘深隐的 “道”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②代称老子。唐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老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
《谷林》来历意思解释
后借指皇帝的墓地。唐权德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三: “常时柏梁宴,玉斝恩波偏。今日谷林归,灵辒烟雨霏。”斝(jia): 古代酒器。●《史记五帝本纪》: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裴骃集解引《皇览》曰: “尧冢在济阴城阳。” 又引《吕氏春
《谷洛之斗》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形势动荡不安。北周庾信《拟连珠》: “盖闻北邙之高,魏君了能削; 谷、洛之斗,周王了能改。” 参见:○河洛交战
《谷风凄薄》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夫妻关系发生变故。晋陶潜《和刘柴桑》: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诗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习习: 大风声。谷风: 山谷之风。一说东风。黾勉: 努力。葑菲: 芜菁与地瓜。下体:
《谷城公》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深通谋略之人。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参见:○圯桥取履
《谷变莺迁》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官位升迁。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各自云腾羽化,谷变莺迁。” 参见:○出幽迁乔
《古井无湝》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不为任何欲念所动。柳亚子《沁园春》词: “君与我,好贞盟共守,古井无湝。”湝(jie):水流动貌。参见:○心如古井
《古鼎》来历意思解释
特指周室九鼎、唐韩愈《石鼓歌》: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参见:○九鼎
《古壁》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古籍遗书的地方。唐王维《谢御书集贤院额表》: “功成理定,愍其坠简,旁搜古壁,发求书之使,置写书之官。” 参见:○壁中简
《欺主罔上》来历意思解释
谓蒙骗主上。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奸议可掩。”并列 罔,欺骗,蒙蔽。欺骗蒙蔽主上。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不自露,~,好议可掩。”△贬义。多用于表示奸佞害世方面。
《欺世惑俗》来历意思解释
惑:迷惑,蛊惑。参见[欺世乱俗]。郭沫若《惠施的性格与思想》:“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说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见“欺世乱俗”。
《欺世罔俗》来历意思解释
欺骗世人。汉.张衡《请禁绝图谶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并列 罔,欺骗,蒙蔽。欺蒙世人,祸害群众。汉张衡《请禁绝图谶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贬义。多用于表
《欺世盗名》来历意思解释
《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后以“欺世盗名”谓窃取名誉,欺骗世人。《宋史.郑丙传》:“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鲁迅《花边文学.大小骗》:“‘欺世盗名’者有
《欺世乱俗》来历意思解释
欺骗世人,破坏习俗。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亦作“欺世惑俗”。郭沫若《惠施的性格与思想》:“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并列 欺骗
《欺上罔下》来历意思解释
罔:蒙蔽。对上欺骗,对下蒙蔽。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卢多逊》:“卢相欺上罔下,倚势害物,天道昭昭。”并列 欺骗上司,蒙骗下属。唐元结《与李相公书》:“如曰不可,合正典刑,~,是某之罪。”△贬义。多
《欹嵚历落》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品格特异,与众不同。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亦作“嵚崎磊落”。《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
1
117479
117480
117481
117482
117483
117484
117485
117486
117487
118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