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郢中曲》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作品或美称他人的辞章。唐 独孤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明 何景明《雪中简贾长教》诗:“知君郢中曲,高调和人稀。”
《郢中律》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中曲”。唐 杜荀鹤《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郢中唱》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中曲”。唐 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诗:“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郢中白雪》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唐 李白《白纻辞》之二:“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清 邵珉《长歌留别江汉诸同学》:“郢中《白雪》和者寡,我胡为是栖栖者。”偏正 高雅的或高深而不通俗的乐曲或诗文。语本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
《郢中歌》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曲高和寡”。指《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喻高雅与鄙俗。晋 张协《杂诗》之五:“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亦专指高雅的作品。宋 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一听
《郢中吟》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中曲”。唐 高適《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诗:“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郢上篇》来历意思解释
同“郢中曲”。清 吴雯《雨亭王公雪中旋斾喜成二十韵》:“徒领风人旨,难酬郢上篇。”
《酒中趣》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桓温传》附《孟嘉传》:“嘉好酣饮,愈多不乱。温问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嘉曰:‘公未得酒中趣耳。’”晋代名士孟嘉特别爱好饮酒,自称得到酒中乐趣。后遂用为嗜酒之典。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酒入舌出》来历意思解释
《韩诗外传》卷一〇:“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酒一入口则话多,话多必有失,容易带来祸患,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喝酒。后因以“酒入舌出”形容酒一入口,话就多,容易带来损失。汉.刘向《说苑.敬慎》:“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
《酒中八仙》来历意思解释
《新唐书.李白传》:“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擿通摘。“酒中八仙”诸公都是放浪形骸,啸傲不羁,嗜
《酒中仙》来历意思解释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李白潇洒疏狂,高逸豪放,极喜饮酒又极善饮酒,故杜甫诗称之为“酒中仙”。后因以“酒中仙”、“酒仙”代称李白。元.马致远〔中吕.喜春来〕《书》:“蛮书写毕动君颜,酒
《酌醴焚枯鱼》来历意思解释
《文选》第二十一卷三国魏.应璩《百一诗》:“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唐.李善注:“蔡邕《与袁公书》曰:‘酌麦醴,燔乾鱼,欣然乐在其中矣。’”《百一诗》咏归隐田园生活。“酌醴焚枯鱼”是具体描述喝甜酒,吃烤鱼的情趣。诗句从蔡邕文脱化而
《鄢郢在城南》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策.齐策六》:“齐王建入朝于秦,雍门司马横戟当马前,曰:‘……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鄢,郑邑。郢,楚都。雍门司马反对齐王建朝秦臣服的投降主义政策,以鄢、郢的士大夫不肯臣服于秦,想说服齐王改弦更张,实行联合抗秦的主张。后遂用为咏
《鄙吝祛》来历意思解释
《世说新语.德行》:“周子居(乘)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宪),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此事又见《后汉书.黄宪传》。周乘常说,我不见黄叔度时间一长久,就会萌发计较得失之念。反过来说,如果能经常和黄宪这样廉正清高的人在一起,则鄙吝之心都将消除。后因以“鄙吝
《鄂君香被》来历意思解释
汉.刘向《说苑.善说》:“君独不闻乎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也?……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鄂君船》来历意思解释
汉.刘向《说苑.善说》:“庄辛迁延盥手而称曰:‘君独不闻乎鄂君子晳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䓣芘,张翠盖,而塕犀尾,班丽桂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春秋时,楚王
《都卢》来历意思解释
《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非都卢之轻趫,孰能超而究升。”唐.李善注:“《汉书》曰:‘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太康地志》曰:‘都卢国,其人善缘高。’”据汉代史记载,南方有都卢国,国人都擅长攀高山登险岭。后遂用为攀高登险之典。唐.元稹《再酬复
《郯子遭孔圣》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郭钦上书》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匈奴传》:“泰始七年,单于猛叛……渐为边患。侍御史西河郭钦上疏曰:‘戎狄强犷,历古为患……宜及平关之威……渐徙平阳、弘农、魏郡、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万世之长策也。’”晋武帝时,侍御史西河郭钦献策上疏,提出防御边疆的策略。
《郭贺露冕》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蔡茂列传.附郭贺》:“贺字乔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