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清代科考为何被称为史上最严考试


在中国古代,由于科举考试成绩与名利、仕途直接挂钩,作弊现象尤为严重。如何确保考试公平,各朝都有一套相应的办法,其中以清朝的考试管理制度最为完备,考场纪律为“史上最严”……

“准考证”上没照片,如何辨识考生?

  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古称“代笔”,又称“倩枪”、“枪手”。古代由于照片技术尚没有发明,功能类似于现代准考证的“票卷”、“考凭”上是没有照片的,考生凭票入场,枪手很容易混过去。

  为防止有人钻“空子”,清代考场实行“点名识认”。所谓的“点名识认”就是点名进场,对其进行辨认,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入场前,在门外设序进牌,上面写明牌数、省份名次,以便考生认明随行,听候点名识认。

  古时的考场称“贡院”,“点名识认”程序在贡院的最外一道“龙门”进行。点名好办,识认不容易,守门人都是随机新换的兵役,不认识考生怎么办?考生要拿出“识认官印结”。

“识认官印结”是古代流行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霉。“识认官”就是担保人,其姓名登记在点名册上,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这种办法其实是一种原始的人工“人脸识别技术”,识认官临场辨别无误后会签字放行。万一识认官不到场,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识认官也将被查处。对国子监、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也可由其老师(助教)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需要说明的是,不只考生这样,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严查,或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临时身份证)。

没有扫描设备,如何查出作弊工具?

  经过识认后,考生还不能进入考场,要经过第二道关口“搜检”(搜身和检查所携带物品)。为了防止考生将作弊资料亦即古代所称的“怀挟”偷偷带进考场,甚至不顾及考生的隐私。

  宋金时期,朝廷对“怀挟”行为开始严打,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甚至采取“裸检”手段,考生进场前“行沐浴更衣之法”。由于有悖斯文,脱衣解裤等手段并未被严格执行,一直到清代才又重视起来,搜检时连内裤都要搜。

  据清 《钦定礼部则例》(卷)《仪制清吏司·乡会试场规》记载,顺天府的乡试和会试考生入场时,在第一和第二两道门分两次进行搜检:“令搜检人役两行排立,士子(考生)从中鱼贯而入。以两人搜检一人,务令士子开襟解袜。”后来更规定,考生必须穿规定服装。

  据《清会典事例》,当时怀挟手法五花八门:“或藏于衣帽,或藏于器具,且有藏于亵衣裈裤中者。”清朝最严的一次乡试搜检,出现于乾隆九年,在乡试头场,乾隆皇帝派出亲近大臣数人前往监看,当场搜出怀挟人,在二场搜检时又搜出人;临时弃考的有多人。在考场外,“抛弃的蝇头小卷堆积于墙阴路隅者,更不计其数。”

经过这次检查,清朝的考场纪律更严,对所有可能作弊的地方都作出明确规定,如对带入的食品,“糕饼、饽饽各要切开”。甚至连考生所穿内衣内裤(亵衣、裈裤)都有强行要求:“裈裤绸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搜检时,内衣内裤都要搜。曾有人就此举提出异议,乾隆皇帝亲自解释:“设无所别,而一概从宽,则将来裈裤中竟成怀挟之薮矣。”意思是说如果内衣内裤不搜的话,那考生都把作弊资料藏那里了。

每人一间号舍,如何防交换试卷?

  之前进考场的两道程序仅是例行检查,防止考试期间作弊才是重中之重。

  古代考场与现代不同,不是一人一张桌子,几十人坐在一个考场,而是每人一个小房间,即所谓“号舍”。贡院平时都是关闭的,考试时会派士兵看守、巡查。在开考前,主管部门要安排专人对考场进行一番彻底检查,除了清查安全隐患,最主要是检查预先埋藏在考场内的作弊资料。

  从进入号舍考试至交卷,最容易发生的作弊行为是换号、换卷、代考等。考生和枪手都合法入场,枪手把自己做好的卷子换给考生,称为“龙门调卷”。为严防此类作弊出现,清朝考生坐号的编列都是随机分配的,并有多人现场监视分配。监考人员直接监看对应某舍,姓名登记入簿,“倘有乱号等弊,即将某号原查官参处。”

  考生在领试卷时,由换卷官验明卷面。然后按指定通道,进入自己的号舍。进入号舍后,工作人员随即“栅门锁闭”。接下来,监考人员要进行查号,再次核对考生身份,由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等大小考场官员负责,分段严查,按照年龄、相貌逐一核对。没有特殊情况,考生不能到号舍随意走动。如果乱入号舍,一经发现,立即赶出考场。如果在场内制造不稳定因素,“照例黜革枷示”。

考好交卷也有规定。交卷后,考生仍由规定的通道直接出来,不得任意驻足,偷归号舍,也不准另入别号。

没有无线发射装置,场外如何遥控作弊?

  答题期间,最隐蔽的作弊手段是内外勾结。古代考场与现代一样,一旦开考要全封闭,与外界完全隔绝。现代场外作弊,可以通过无线装置远程作弊,古代没有这些高科技设备,枪手在考场外怎么知道考题然后将做好的卷子递进场内?

  由于枪手直接进入考场代考难度很大,危险系数极高,有的家长往往在考场附近给枪手租个房间,在场外替考生做卷子。试卷如何送出递进?考场内外都有士兵把守巡查,即使没人把守,也无法翻墙。贡院一般有三重墙,内外墙都铺以荆棘,以禁攀爬,贡院别称“棘闱”即由此而来。

清《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上提到了不少场外“遥控”远程作弊手段:“京城举场附近之地,近科以来,闻有积惯奸徒,窝藏枪手,专为场内代倩文字。而不肖举子,勾通外场巡绰兵役及闱中号军,将题目走漏消息,用砖石等物掷出场外。及文字作成,或遥点灯竿、连放爆竹,或将驯养鸽鹞,系铃纵放,作为记号,预行指定地方,以便关通接递……”

(摘自《北京晚报》 文/ 倪方六)

上一篇:荒唐君主与臣民分享爱妃裸体 下一篇:万历皇帝临幸宫女引发的一场风波
猜你喜欢
天天食府
天天食府的词语属性 拼音tin tin sh f拼音字母tian tian shi fu拼音首字母ttsf 天天食府的百科含义 天天食府是一家川菜餐馆,位于上海徐汇区习勤路57号(近光大会展中心)。
两秀才可笑的“大志”
两个穷酸秀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事稼穑(se),不学无术,一天到晚装模作样,摇头晃脑,自作清高。衣服又旧又破,常常连肚子都填不饱,可他们依旧鄙视劳动。   一个炎炎的夏日,这两个秀才聚到一起了。他们走到村边,坐在一个大树墩上,一人拿着一把破旧的大蒲扇,不停
遗失物
遗失物的词语属性 拼音y sh w拼音字母yi shi wu拼音首字母ysw 遗失物的百科含义 《遗失物》是日本2006年上映的恐怖电影。由泽尻ERIKA(泽尻英龙华)主演,小栗旬,若槻千夏等人共演,故事讲述的是木村奈奈的妹妹在车站走失了,奈奈到处寻找自己的妹妹,可都没有找到,这时奈奈
劝业道
官名。清末各省劝业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革地方官制,始置。每省一人,正四品,简任。任期三年,归督抚节制并由农工商部、邮传部考查。掌全省农工商矿及各项交通事务(大员特办者除外)。设公所为衙署。专职道员名。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五月,农工商部拟定劝业道官
剑王之王
剑王之王的词语属性 拼音jin wng zh wng拼音字母jian wang zhi wang拼音首字母jwzw 剑王之王的百科含义 《剑王之王》是1969年上映的中国台湾动作电影,由郭南宏执导,杨群、张清清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皇家侍卫被一个人称雷剑的神秘云游剑客杀掉,这名侍卫留下的两个孤儿拼命练
赖传珠
赖传珠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chun zh拼音字母lai chuan zhu拼音首字母lcz 赖传珠的百科含义 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
江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代地方监察机构。直属御史台的内八道监司之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置,治汴梁,监汴梁、河南府路。
洛库胀脉螺
洛库胀脉螺的词语属性 拼音lu k zhng mi lu拼音字母luo ku zhang mai luo拼音首字母lkzml 洛库胀脉螺的百科含义 壳体微型,较低扁,壳高1.7mm,壳宽2.9mm,螺层4层,周缘扩展,缝合线深。壳面具3条粗螺肋,其上生有10余个圆状颗粒,呈等距分布;螺肋与10余条条状纵肋相交,纵肋
安装定额
安装定额的词语属性 拼音n zhung dng 拼音字母an zhuang ding e拼音首字母azde 安装定额的百科含义 《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是2001年7月1日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钦。本书重点介绍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给水排水采暖供热工、通风空调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的
柔焦镜头
柔焦镜头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jio jng tu拼音字母rou jiao jing tou拼音首字母rjjt 柔焦镜头的百科含义 柔焦镜头是一种拍摄方法,用这种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与相机移动或调焦不实的效果大不相同,它利用刻意设计的球面像差,而使被摄景物既焦点清晰又柔和漂亮。柔焦的效果视光圈
《元亮井》来历意思解释
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二《归田园居五首》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晋.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曾写到自家宅院中已经废置不用的一口旧井。后因用为咏怀故居之典。唐.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此借以自述客居怀旧之情。
张元斡
张元斡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yun w拼音字母zhang yuan wo拼音首字母zyw 张元斡的百科含义 张元斡(1091—1161)字仲宗,永福(治今福建永泰)人。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靖康元年(1126),曾任李纲行营属官。官至将作少监。绍兴元年(1131),因不满奸佞当权,致仕。后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