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康熙、雍正、乾隆的读书与治国


清朝在康雍乾时期,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号称“康乾盛世”,能够实现这种局面,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康熙、雍正、乾隆几位皇帝本身的素质、见识和作为密不可分,而这些又得益于他们好读书、会读书,既能博览群书,又能学以致用,励精图治。

  好读书,勤学不辍

  自清朝建立,一直把尊崇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之道。在这一方面,康雍乾几代皇帝不仅尊孔重儒,优礼士人,而且他们也通过刻苦学习,直接掌握儒家思想。

  几代皇帝对儒家经典积极学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幼在上书房接受系统的儒家思想的训练。清代自康熙时期开始,形成对皇子们严格的教育制度。清朝皇宫内设有上书房,专供皇子读书之用,皇子们六岁开始入上书房就师学习,他们每日凌晨点前开始早读、上课。乾隆时曾任军机章京的赵翼曾记载自己在军机处当值时,凌晨残睡未醒,已看到皇子们提灯去上书房就读。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儒家经典。雍正就曾说自己“幼承庭训,时习简编”。皇子在上书房的学习由皇帝钦派大学士或尚书一级的官员总体负责,每位皇子都由专门的翰林学士分别指导。以乾隆弘历为例,弘历的老师主要包括徐元梦、张廷玉、福敏、朱轼等,都是研究程朱理学的大家。他们指导弘历熟读《易经》、《春秋》以及宋儒性理诸书、《通鉴纲目》、《史记》、《汉书》、唐宋文章等,既讲解儒家经典以及理学精蕴奥义,又涉及社会现实、民生疾苦,总结历朝的治乱兴衰。

  二是皇帝在位期间仍然勤学不辍。一方面是经筵讲学为代表制度化的学习,年,岁的康熙亲政后不久,即建立经筵讲学制度,定期召请当时著名的儒学大臣如熊赐履、王熙等,为皇帝讲解四书五经。每逢讲学,皇帝总是有疑必问,康熙甚至要求讲官讲完后,自己复讲,然后再由讲官评点,可见其求学心之切。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保证了学习制度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几代皇帝还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熟读经史。康熙八岁继位,时满人入关不久,宫中满洲风俗仍重,皇子的儒家教育还提不上日程。但年幼的康熙却勤勉向学,曾在宫内向两名有学识的太监请教儒学经典、明朝礼制、学习汉字。后又设南书房,以张英、高士其、徐乾学等为南书房大臣,时刻侍学。即使出巡,也都带着这些大臣,以备顾问,砥砺学问。康熙学习不辞劳苦,以至于痰中带血,他的祖母孝庄太后为此把书给他藏起来。所以康熙称自己年轻时“手不释卷”,并非虚言。

  康熙勤奋好学也成为后世皇帝必须遵循的“家法”。皇帝每日五更起床,然后像皇子们一样,须诵读诗书。傍晚散朝无事后,皇帝又直奔书房,读书习字,或与侍从文臣讨论经典,琢磨字句。就这样,皇帝每日凌晨读书、晚上学习,除非遇到重要节日,否则宫内很少听到管弦丝竹娱乐之声,以往那种晏处深宫、莺歌燕舞、耽于逸乐的景象在康雍乾时期几乎绝迹。难怪雍正曾一再说当皇帝是个苦差事。

  几位盛世之君之所以如此积极好学,是因为他们深知尊孔重儒,对治理一个庞大国家的重要性。通过刻苦读书,他们在儒家经典掌握方面达到很高的理论水平。康熙每学完一部书就主动让身边的大臣抽查、考试自己,最终,连熊赐履、李光地这样的理学重臣也称康熙“讲论精微,义理融贯”。雍正时期的大臣鄂尔泰称雍正“幼耽诗书,博览弗倦”,对程朱理学研究精辟,四书五经烂熟于胸。

  会读书,学以致用

  雍正曾说:“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康雍乾几代皇帝积极学习的态度,不但表现在好读书,而且表现在善于读书而不迷信于书,反对空谈理论,主张躬行实践,学以致用,用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来指导治国理政的实践。

  康熙在一次经筵讲学时与儒学大臣讨论“知”与“行”哪一个更重要时,指出再好的理论不付诸实践也没有用,“不行,徒空谈尔!”在这个层面上,熟读经书的康熙转而批判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等理学大臣,认为他们理论与实践脱节。当时,在理学家的提倡下,夫死妇殉的社会风气颇为流行,朝廷还经常对此进行旌表。康熙对理学家的这种迂腐不实的观点进行批判,下令停止对殉节的旌表,以遏制不良风气,表现出他以实心行实政的精神。

  雍正时,为去除政治腐败等积弊,雍正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大力推进政治、经济改革,这也源于他对儒家思想中“仁”“智”“勇”的理解。雍正认为对三者应该有一个整体理解。例如,在实践中,遇到有益于百姓的善事,要毅然行之,才可称为“勇以行其智,勇以全其仁”。如果不加分析地、孤立地谈着几个概念,就会有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奸徒之智”,完全曲解其本意。鉴于此,雍正在推行改革时,雷厉风行,果断明决,“治天下,不肯以妇人之仁弛三尺之法”。当时的诸多改革如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之所以能够突破重重阻力获得成功,与雍正通过读圣贤书而获得的那种当仁不让的勇气有关系,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康雍乾几代皇帝还利用儒家思想的理论,批判汉族士人的狭隘的“夷夏观”,构建适于清朝的国家认同观念。

  雍正六年,湖南士人曾静派人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以满洲人为“夷狄”,提出“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劝其举兵反清,驱逐夷狄。这就是所谓的“曾静投书案”。事后,雍正亲自撰写文章,对这种传统的“夷夏观”展开批判。他说中国古代的虞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但后来都成为圣人君主。春秋时期楚国最初被周天子视为“夷”,秦穆公也曾霸西戎,但这两个“夷”“戎”国家后来都得到孔子的认可。可见地域、民族的身份并不足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君主,仁德爱民才是主要标准。而且雍正指出,清朝以仁德安抚众民族,不修长城而使各族归附,这是历史上空前的盛事。若一味强调“夷夏之防”,那么中国又将陷入民族分裂、对峙、战争的局面中。这样,通过引经据典,雍正用儒学理论批判了狭隘的夷夏观念,结合实际,开阔了中国的国家认同观念。直到现在,在论证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格局的形成时,学术界也还多引用雍正的观点。

  所以,作为盛世之君,康雍乾几代皇帝对汉文化的学习非常积极主动,唯其如此才能既重视经典又不迷信经典,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躬行实践,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创造性地运用儒家经典理论指导治国实践,造就清朝一个多世纪长治久安的局面。

  及至晚清,同治皇帝也是幼年继位,但他自幼耽于逸乐,常常找各种借口逃避晚课早读,学习流于形式,制度已同具文。

上一篇:揭秘西方情人节的由来 下一篇:盗不开的墓
猜你喜欢
袁彪
袁彪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bio拼音字母yuan biao拼音首字母yb 袁彪的百科含义 袁彪,男,46岁,博士,中共党员,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心脏外科工作20年,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清华大学一附院心脏外科历任主治、副主任、主
郑姝音
郑姝音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sh yn拼音字母zheng shu yin拼音首字母zsy 郑姝音的百科含义 郑姝音,1994年5月1日出生于辽宁丹东,中国跆拳道运动员。2009年,郑姝音进入国家队;2010年,获得墨西哥跆拳道世青赛女子68公斤级冠军、青奥运会女子63公斤级冠军;2011年,在全国跆拳
小西米
小西米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x m拼音字母xiao xi mi拼音首字母xxm 小西米的百科含义 小西米(xiaoximi)又叫西谷米,是用木薯粉、麦淀粉、苞谷粉加工而成圆珠形粉粒,印度尼西亚的特产,具有健脾,补肺,化痰的功效,同时对皮肤有回天然润泽之功能。主要生长在菲律宾、印度尼西
奉直大夫
奉直大夫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zh di f拼音字母feng zhi dai fu拼音首字母fzdf 奉直大夫的词语解释奉直大夫[ fng zh di f ] 一种散官名。
疯狂广告网
疯狂广告网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kung gung go wng拼音字母feng kuang guang gao wang拼音首字母fkggw 疯狂广告网的百科含义 疯狂广告网,是国内最早最大的视频广告下载网站,提供大量的广告在线播放和下载,是专业的视频广告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和所有广告爱好者,广告从业人
辫子鱼
辫子鱼的词语属性 拼音bin z y拼音字母bian zi yu拼音首字母bzy 辫子鱼的百科含义 辫子鱼,系我国次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均产之,黄海、渤海产量较多。
加减紫癜方
加减紫癜方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jin z din fng拼音字母jia jian zi dian fang拼音首字母jjzdf 加减紫癜方的百科含义 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组成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
吴丽娜
吴丽娜的词语属性 拼音w l n拼音字母wu li na拼音首字母wln 吴丽娜的百科含义 廊坊万福医院专家会诊团成员,北京安贞医院妇科腹腔镜专家组下属成员,主要从事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及无痛分娩、剖腹产、子宫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及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种疑难妇科病。
大头茶
大头茶的词语属性 拼音d tu ch拼音字母da tou cha拼音首字母dtc 大头茶的百科含义 大头茶(学名:Gordonia axillaris (Roxb. ex Ker Gawl.) D. Dietr.)是山茶科,大头茶属乔木,高可达9米,叶厚革质,叶片倒披针形,先端圆形或钝,基部狭窄而下延,叶柄粗大,无毛。花生于枝
银河潺潺
银河潺潺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h chn chn拼音字母yin he chan chan拼音首字母yhcc 银河潺潺的百科含义 《银河潺潺》,由Jang-ho Byeon导演,金仁文 、金柳石、崔明吉主演的剧情类韩剧影片,于1986年3月上映。
合桃糕
合桃糕的词语属性 拼音h to go拼音字母he tao gao拼音首字母htg 合桃糕的百科含义 合桃糕是浙江湖州地区传统糕类名点。有其百年好合之意,又叫核桃糕,全国著名小吃,又是湖州特产“茶食四珍”中的一珍,是震远同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它的配料有白砂糖、麦芽糖、核
大盂鼎
大盂鼎的词语属性 拼音d y dng拼音字母da yu ding拼音首字母dyd 大盂鼎的百科含义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