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手术室惊魂


黑暗,一片无止境的黑暗。即便是夜间出没的动物,在这片绝对的黑暗中,也肯定看不到任何东西。

空气很混浊,这片黑暗象是在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里。仔细听来,似乎有一种奇怪的“嗡嗡”声在颤抖,声音很轻很细微,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似乎是那种效率不高的通风口的声音。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人细微的呼吸声,呼吸声很低很沉稳,就象睡着了一样。

“当!当当当……”一阵怪异的音乐忽然响起,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吓了一跳。音乐旋律怪异,节奏忽紧忽慢,结合了不知名的刺耳的打击乐声,楸着每个听者的心。

就在这时候,一个男人的声音象是从地底冒出来一样,缓缓爬升,回荡在着这片混浊的黑暗中:“这是关于我的一个朋友的事。

我的朋友叫冯小奇,大家是不是觉得跟我的名字很象?我叫冯小涛,他叫冯小奇。但事实上我和他只是同学而已,我们是省大新闻系一届的同学,当然,也是好朋友。毕业后他去了市电视台,现在仍然在那里做新闻采编记者。

那时候小奇刚刚工作没多久,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对市里的环境也不是很熟悉。那天,小奇是值夜间新闻班,也就是大家在晚上十一点看的那档深夜新闻。小奇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市里的一家医院邀请电视台去一位记者拍摄一个应用了新科技的手术。这个任务是很急的,因为当时已经晚上九点了,要在两个小时以内连采播到编辑最后上节目单对一个新手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何况小奇的搭档刚好又不在,所以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新闻组的领导,领导则不耐烦地让他自己决定。小奇想来想去,甚至还和我通了电话,最后他觉得增加一些单独工作的经验也不是坏事,于是就决定自己一个人去。

这家医院——不好意思,我在这里隐去它的名字,以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占地面积很大,是本市着名的老牌医院。里面环境优美,庭院错落,没有现代医院的大楼,却都是一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房子,就是最高不过三层的那种。

小奇是外地来的本市的,从来没有进过这家医院,根本就不知道手术室在哪里。领导交代完了就自顾自地开会去了,也没有告诉小奇手术室在医院的什么位置。于是小奇就一个人昏头昏脑地来到了这家医院。

天已经全黑了,夜风呜呜地刮着,小奇在医院里面转悠了半个钟头,不仅没有找到手术室在哪里,还把自己弄丢了。由于是周末,又是大晚上的,医院里面连个鬼影也没有,小奇没有人可以问路,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出去。

可怜的小奇象只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医院里面乱转,又着急怕拍摄任务来不及完成,结果在医院里面越转越深,越转越迷。每走到一个建筑面前,小奇都试着找出它的大门,可是这些建筑的门大都是锁着的,而有些甚至根本就找不出门在哪里,让人怀疑这些医院的人是怎么进去的。

可能是因为年代太久,医院的路灯,就是那种白织灯,都发出带着兰色的惨白的幽光。吹得人直生鸡皮疙瘩的夜风不停地刮着,小奇不由地害怕起来。

这时,小奇忽然看见前面路的尽头出现一幢房子,大门正是对着小奇,小奇连忙一阵小跑过去想试试运气。

大门越来越近。象所有大门一样,这个大门口的上方也无一例外的悬挂着一盏白织灯。不过这盏白织灯却忽忽闪个不停,一亮一灭的,让那扇大门也时隐时现。

小奇走到那扇门跟前。这扇门是那种黄色的木头门,不知道多久没有维修清理了,门上已经开始出现裂缝,并且乱七八糟布满了各种深红色和褐色的印子,象是血的痕迹。顺着门往上看,门框上方一张已经发黄的纸倒垂下来,随风摇晃,似乎象一只手在召唤。小奇放下手中的摄象机,伸手去把纸展开,结果一阵灰尘散落下来让小奇一时间睁不开眼。

终于,小奇睁开了眼睛,只见在忽亮忽灭的散发着惨白色的白织灯的闪烁下,纸上现出三个血红大字:手术室!

早就心惊肉跳的小奇这时候差点儿一屁股坐在地上,虽然他是在找手术室,但这么一个阴森恐怖,甚至连灯光都看不见的地方,怎么看怎么不象是在利用最新科技做手术的地方。左思右想了很久,虽然很怕,但没奈何,饭碗更重要,小奇只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往里走。

门往里是一个长廊,越往里走,小奇就越觉得不对劲。长廊的两旁有门,门上都挂着那种最老式的锁,而且似乎都已经长出了红锈,不知道多久没有人来过了。而且里面没有一点灯光,只有靠门外那盏忽灭忽亮的灯光照路。下班了?小奇看看表,还没有过时间啊,于是他还是往前走。

终于,他走到了走廊的尽头,这里是最昏暗的地方,长廊外的那盏忽灭忽亮的灯在这里只能映出些大概的轮廓来。小奇凭感觉辨认出面前有一扇房门,因为是最后一间了,于是他便伸手去推门。

后来小奇对我说,当时他情愿那扇门也象其它门一样是锁着的,这样他就可以顺顺利利地回家了。之所以推那扇门,只不过是本能的反应而已。实际上他心里一点也没有要进去的打算。

门呀的一声开了,那扇门是虚掩着的。

小奇冒了一身的冷汗,房间里面没有开灯,他只能模糊的辨认出窗户的位置,因为那里有户外路灯微弱的光线,透过窗帘射进来。就凭借着这点可怜的光,小奇大致看出了房间的布局。房间的正中央是一个大床,应该是个手术台,床的一边有洗手池和几个大柜子,柜子上有一些药瓶药罐,房间的另一侧则空空如也,只有墙角有一个衣架,衣架上还挂着一件白大褂。

没有人,也没有应用新科技的手术,小奇明白自己是迷路走错地方了。于是他转身要走,又心又不甘地回头看了一眼。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眼。各位,这个事情中最恐怖的事情,就发生在小奇回头的这一眼!

小奇回头一眼,忽然奇怪的发觉,那个衣架,那个挂着白大褂的衣架,不在它原来的地方!

那个衣架,竟然在自己移动!

不!这时候,小奇才发现,那根本就不是衣架,那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

在一片昏暗中,根本看不清人长什么样子,小奇也没有心思去看,他一声惊呼,将摄影器材一扔,转身就跑了出去。

小奇一找到路就直奔回家,根本就不敢去家以外的任何地方。第二天小奇来到医院,想把昨天晚上遗失的摄影器材找回来,却被告之那幢手术室早就废弃了,现在因为资金不到位而不能及时翻新,所以只好闲置在那里。甚至还被告之根本就没有人打电话,也没有所谓的应用了新科技的手术。毫无疑问,小奇被领导痛骂了一回,不仅扣了奖金,还得赔偿电视台的摄影器材。

上一篇:跳动的人头 下一篇:没有五官的人
猜你喜欢
北京京剧团
北京京剧团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jng jng j tun拼音字母bei jing jing ju tuan拼音首字母bjjjt 北京京剧团的百科含义 北京京剧团建于1955年12月,是由马连良领导的马剧团和谭富英、裘盛戎为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二团合并组成的。建团初期以老生、花脸戏为号召,旦角戏则由青年演员李
外扣法
外扣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ku f拼音字母wai kou fa拼音首字母wkf 外扣法的百科含义 “外扣法”是计算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两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份额=净
活靶子
活靶子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b z拼音字母huo ba zi拼音首字母hbz 活靶子的词语解释活靶子[ hu b z ] 练习射击时有固定的靶子,活动的靶子。若在日常生活中,把人比做活靶子,就说明这个人经常是被别人打击的对象。
杜松
【生卒】:?—1619【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徙延安卫,字来青。杜桐弟。有胆智,勇健绝伦。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迁东路副总兵。万历三十六年代李成梁镇辽东。以袭击鞑靼部落,激起报复,为辽人所怨。被废黜。四十三年,再起。旋以总兵镇山海关。四十七年,杨镐四路
凿险缒幽
凿险缒幽的词语属性 拼音zo xin zhu yu拼音字母zao xian zhui you拼音首字母zxzy 凿险缒幽的词语解释凿险缒幽[ zo xin zhu yu ] 比喻追求峻险幽奇的艺术境界。 凿险缒幽的百科含义 凿险缒幽是汉语词语,比喻追求峻险幽奇的艺术境界。 凿险缒幽的详细含义 比喻追求峻险幽奇的艺
邓树荣
邓树荣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sh rng拼音字母deng shu rong拼音首字母dsr 邓树荣的百科含义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粤剧工作者联谊会理事。
陶琰
字廷信,绛州(今山西新绛)人。成化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时,官至浙江左布政使。正德时,历官巡抚、右都御史。曾与刘瑾相牴牾,被革职。在巡视浙江时,大筑萧山至会稽堤,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遂使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境内安定。世宗时,累官工部尚书。曾三督漕运,军民习
武汉至臻高考
武汉至臻高考的词语属性 拼音w hn zh zhn go ko拼音字母wu han zhi zhen gao kao拼音首字母whzzgk 武汉至臻高考的百科含义 武汉至臻高考是一家总部位于武汉的针对高考应试的高中课外辅导学校,于2007年1月2日由华师特级教师创建于中国武汉,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高考命题研究中心
古文字学
古文字学的词语属性 拼音g wn z xu拼音字母gu wen zi xue拼音首字母gwzx 古文字学的词语解释古文字学[ g wn z xu ] 1.又称古学。后世称为小学。 2.研究古代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等规律及其释义诠注的一门科学。 3.对于古代书写方式(包括碑铭文)的研究;对古代作品的辨认和
哥傲异世
哥傲异世的词语属性 拼音g o y sh拼音字母ge ao yi shi拼音首字母gays 哥傲异世的百科含义 《哥傲异世》是小宇柔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辛益
辛益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y拼音字母xin yi拼音首字母xy 辛益的百科含义 辛益,男,1945年10月生,于2011年12月17日在河南开封去世,北京密云县人。
赵邻几
赵邻几的词语属性 拼音zho ln j拼音字母zhao lin ji拼音首字母zlj 赵邻几的百科含义 赵邻几(921-979),北宋文臣。字亚之,郓州须城(今东平)人。周显德二年举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善写文章,曾作《禹别九州赋》,长万余言,时人争相传诵。邻几倾慕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