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贱民是财富


一、高手的目标

宋哲宗年间,一个寒冷冬季,西北苦寒之地,朔风呼啸,按往常的规矩,西夏人这时候应该缩在帐篷里围着火炉烤肉吃,绝不会出兵侵扰大宋边境。然而,一天晚上,守卫灵州的大将种谔深夜里却被人紧急唤醒,原来是宋朝派往西夏的特工人员传出一条绝密级信息:一日前,梁太后派出二十名武林高手,秘密前往大宋,不知作何营生。

种谔亲自培养的这个特工现在已经官居西夏国的内廷大臣,他的消息一向是重大且准确的。但令种谔苦恼的是,任凭这位顶尖特工百般努力,居然没有探出这个秘密行动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西夏国一直是大宋的死敌!它每年都要搞几次小规模袭扰,每隔两三年就有一次大战,两国间互有损伤,同时也在互相渗透。宋朝境内有不少西夏细作,他们活动频繁,暗杀宋大臣的事情时有发生。七年前,他们干的最大一票,是派死士袭击相国王安石,原因很简单,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变法,使宋朝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实力大增。更让西夏国主恼火的是,王安石在对外战争方面态度一直都很强硬,西夏习惯于先打仗再逼对方签媾和协议,捞到最大好处后,等一段时间再搞一次,如此这般反复循环,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收割宋人。但没想到王安石面对西夏人绝不媾和,也绝不妥协,花费巨资整修边境,加强防守力量,西夏人连续几年都是灰头土脸地回来,情急之下,才不惜冒着让细作暴露的风险,暗杀王安石。

幸运的是,那天王安石在宫中跟神宗议事,回去的只是空轿子,才躲过了致命的暗杀。不幸的是,几年后神宗皇帝驾崩,反对新法改革的旧党人物司马光上台,新法尽废,又对新党人物进行残酷的打击,对西夏人来说,这是天大的利好,因为西夏人无论提出怎样的要求,司马光总会满足他们。

边境将士眼瞅着西夏人肆无忌惮地劫掠边境却无所作为,等啊等,终于把司马光给熬死了,支持司马光的高太后也咽气了,年幼的哲宗皇帝也开始亲征了,新党的党魁章惇得到重用,面对积贫积弱被旧党搞得奄奄一息的大宋王朝,章惇以雷霆万钧之势重振朝纲,将一批有胆略的将军充实到边境,种谔就是在被司马光雪藏了几年后又被章惇挖掘出来,任抵抗西夏最前线灵州的将军。章惇命令边境加强力量,无论是对辽国还是西夏,时刻迎击来犯之敌。同时,开放对西夏的贸易商道,西夏人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所需物资。但种谔必须派兵保护商道,以防西夏人纵兵劫掠。

总之,章惇招招制敌,令西夏人非常恼火。西夏的国主是一个小孩子,真正当政的是梁太后。梁太后的偶像是辽国的萧太后,她是汉人,对宋朝了解颇深,在司马光当政时屡行敲诈之举,每次都得手,因此快速地赢得了西夏贵族的支持。但这些贵族们从来都是见利忘义的人,这两年梁太后给不了他们好处,他们就开始闹着要梁太后退居二线,让十多岁的皇帝当朝。梁太后急需一场战争来巩固权力。眼下,她派出的二十名死士,潜入大宋的目的就很耐人寻味。

种谔想了好久,觉得这些死士应该是冲着章惇去的。章惇是西夏人的噩梦,别看这个宰相是文人,但比王安石还要果断强势,比如他命令兵部武器司研制出最新的火炮,将这些火炮充实到边境,大大加强了防卫力量。章惇不仅恢复了火器制造,还让匠人们重新配置火药成分,新型的火药杀伤力更大,但所费也更大,假如没有章惇的鼎力支持,武器司是没有钱制造数量众多的火炮的。

种谔马上修书给章惇,提醒他注意。同时,他马上组织力量,对边境严防死守。第二天天刚亮,他接到了灵州西城守将的报告,西夏人二十余骑从一处山寨潜入大宋边境,与巡逻的宋兵遭遇,一番战斗,四十余宋兵皆被杀,而西夏人却只死了一个......

二、苏学士才是真正目标

种谔带人赶过去,这个山寨离灵州城最远,防卫力量薄弱,西夏人从这里进入,选择点很正确。巡逻的四十余名宋兵,都是正当壮年,从横七竖八的宋兵尸体来看,这支西夏人武艺高强,手段狠毒,几乎都是一招毙命,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留下的那具唯一的西夏人尸体上,有一块腰牌,种谔一看,上书“梁太后侍卫李灵均”,种谔一惊:李姓是皇姓,能被赐姓李的侍卫,绝对是梁太后的贴身侍卫,怪不得手段如此厉害,这支李姓高手队伍实力不可小觑。

西夏快骑闻名天下,追是追不上了,种谔只有祈祷章惇加强戒备,令这群西夏死士无功而返。

三天后,章惇飞鸽传书,说收到种谔的信后,东京城内加强了戒备力量,对往来人等自习盘查,却并没有发现西夏人的身影。在东京经商的西夏人被严密监控了,大宋跟西夏必将有一场大战,这二十余骑西夏人无论是做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回去。同时,边界的商道要控制好,加强从西夏交换马匹,对食盐、火药、铁器之类的东西要严格控制,尽量不要让这些东西流入西夏。

种谔心领神会。不久,跟随西夏人的探子回报,循着踪迹,他们发现,西夏人没有往东京去,进入洛阳后居然向江夏方向去了......

西夏人去南方干什么?种谔奇怪,章惇也奇怪,南方有什么?多瘴气多蛇虫,是发配官员的地方......

说到发配官员,章惇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探,西夏人过襄樊,再过武昌......像是在追某个人,唯一符合这条路线的人是——苏轼!

苏轼是一个很奇怪的人,王安石当政的时候,他反对新法;司马光上任后,他又反对司马光将所有新法都去除,希望司马光保留那些比较好的新法,这样一来,新党和旧党人都不喜欢他。苏轼才高八斗,文采是当今公认的第一,故去的高太后对他相当欣赏,宠爱有加,所以尽管旧党人不喜欢他,他还是做到了大学士。章惇跟他本来是挺好的朋友,但因为党争,两人关系迅速恶化。司马光当政时,又极端残害新党人,造成大臣因为党争而死亡的恶性事件,使新党人对旧党人的恨刻骨铭心,所以章惇上台后,横扫一切旧党,苏轼躺着也中枪,因为他诗文影响力巨大,几句讽刺新政的诗能传播到海内外,所以章惇一不做二不休,将他贬到了海南岛。

海南岛在大宋时期是不毛之地,路途遥远,环境恶劣。不过,苏轼是个乐天派,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总是以一颗豁达之心对之,所以,在发配过程中,他跟不少故交相见,这些故交们纷纷赠予他礼物,这个送丫头服侍,那个送瓦工帮他修屋等,离开东京时没几个人,到海南时已经是浩浩荡荡几十人了。

由于西夏偏远,得知苏轼被贬的消息已经是数十日后了,所以西夏人紧赶慢赶,还是没有撵上。种谔让探子继续探查,终于查知,原来梁太后十分喜欢苏轼,她专门派人到东京的书肆购买苏轼的诗文,苏轼每每出了新文,她想尽办法也要得到。在她的影响下,西夏贵族们也都成了苏轼的粉丝,家里要是没本苏轼的诗文,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贵族。假如苏轼能够到西夏来,那可是件振奋人心的事。苏轼被贬官海南,这是一个机会,梁太后派出精干人员,想把苏轼抢回西夏。

章惇想了一下,觉得应该对苏轼加强防卫。虽然他对苏轼不感冒,觉得他只是一个酸腐书生,但苏轼影响力巨大,在辽邦、吐蕃等国都很知名,是公认的文豪,这样的人流落到西夏,那大宋引以为豪的“文明上国”的脸面往哪儿摆呢?连苏轼都留不住,大宋不就成了“武也不行,文也不行”了?

章惇意识到了梁太后的险恶用心,马上跟哲宗商议,哲宗年纪不大,但却很有主见,他觉得即便苏轼只是一名普通小吏,也不能让西夏人掳去,因为这会让人觉得西夏比大宋更重视人才,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大宋连官员都保不住,何况百姓?

所以,哲宗同意章惇调用大内侍卫去海南保护苏轼。如果来不及,就在半路狙杀西夏人。章惇紧问道:“如果西夏人拿苏轼要挟呢?”哲宗沉默了一下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西夏人回去。”章惇点头说:“明白了,臣马上去办。” 三、谍影慢攻

西夏人到海南时,苏轼的居所刚刚造好。工匠们正在内部做粉刷工作,木匠们则砍树做家具,苏轼则和岭南督学来往频繁,商量着如何教化岭南子弟。章惇的书信到来,讲了西夏人要掳他的事情,督学知道后大惊,失声道:“苏学士,这如何是好?”

苏轼笑着说:“我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对行军打仗又一窍不通,掳我去干什么?章惇是怕我过一天安生日子啊,我这刚安定下来,他又造谣生事了。”

督学叫了几个岭南小伙子,保护苏轼。苏轼回去后,一切都安然无恙。第二天早上,做家具的匡四慌张来报:“苏学士,张大头昨晚去了趟茅厕,结果,就不见了......”

不见了是什么意思?苏轼很奇怪,张大头模样奇丑,说话还大舌头,有一身蛮力,伐木倒是把好手,这是苏轼途经洛阳时,任洛阳执事的好友赠送给他的,目的就是让张大头为苏轼干点粗活儿。张大头家在洛阳,千里迢迢地来到海南,想家那是肯定的,但回家前,也得跟苏轼说一声啊,难道苏轼不通情达理到令他偷跑回去的程度吗?

苏轼很生气,但匡四却说张大头一直对苏学士很敬重,做事时很卖力。再说苏轼曾经说过,只要房屋建起家具完备,就让大家回去,没几天就要回去了,张大头犯不着偷跑回去,这样损失太大,至少,苏学士要发的一笔不菲的路费就泡汤了......张大头从洛阳来,身上没带什么钱,从这里到洛阳,几千里路程,没有钱怎么回去?

苏轼一想,觉得匡四说得有道理。他忽然想到章惇的书信,难道,是西夏人掳走了张大头?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西夏人不掳他,掳一个傻大憨的粗汉作甚?或者,张大头被当地姑娘看上了,做倒插门女婿,这也不太可能,张大头那模样......

好在,跑的只是一个张大头,他伐的木头已经足够多了,跑了就跑了吧。谁知,当天下午,负责房梁的师傅鞠屏生又不见了。房梁早就做好,所以鞠屏生没什么事,就帮助岭南的百姓造屋。岭南瘴气重,蛇虫多,很多百姓都住在树上,鞠屏生发明一种房屋,底下打下木桩,房屋离地,这样可以有效地避蛇虫,驱潮湿,这种房屋建起了一个,效果立竿见影,不少百姓们纷纷建这种新型的房屋,反正周围树木多,建筑材料都是现成的,鞠屏生干得热火朝天,这些岭南百姓很实在,一栋小屋建起,他就能收到四两纹银,照这样下去,搞一年,就能挣到百两银子,回去买十亩田,可以过安生日子了......打算得很好,却没想到被人给掳走了。

这次是真的被掳走了,光天化日之下,鞠屏生正在指挥着造屋,一群面目诡异的西夏人突然出现,直奔鞠屏生而去。岭南民风强悍,屋主一声唿哨,几十条精壮汉子拎着砍刀也就冲上来了。一场混战,对方非常凶狠,但是打斗时却又很有分寸,只伤人,将对方打到无还手之力,但是又不害人性命。一干汉子眼睁睁地看着鞠屏生被他们掳走,督学听到这件事后,赶紧来找苏轼,劝他避一避。这些西夏人,是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如果他们直接掳走苏轼,苏轼即便到了西夏,也不会跟他们合作。可是,他们先打击苏轼的身边人,让苏轼慢慢地懂得他们的厉害,知道不合作的下场,在惊吓之下,苏轼就会跟他们合作,乖乖地听他们的安排......

苏轼唉声叹气,没想到,自己被大宋发配到天涯海角已经够惨的了,西夏人居然打起他的主意,难道他还要到大宋的死敌那里去?作为大宋的臣子,这绝不可能!

章惇说,大内侍卫很快就要到了,苏轼刚开始不太希望他们来,担心他们被章惇指使以保护之名行监视之实。现在则盼着他们赶紧来,狠狠治一下这些西夏人。

当天晚上,负责采石的石匠吴小二又不见了。然后是砌墙的冯六斤,再然后是木匠窦七五......可见,他们的心理攻势越来越强大,苏轼坐卧不安,丫鬟等一干女眷则吓得昼夜不眠......

终于,大内侍卫来了。他们行动迅速,在苏宅周围布下三道防线。由于对方都是高手,侍卫们商量后决定,重点保护苏学士,其他人等都行动自由,西夏人掳不走苏学士,皇上和章相交代的任务就完成了。

苏轼却有些不忍:那些下人们的身家性命,该如何是好?

侍卫们劝道:“苏学士,你安全了,他们就安全了。他们只是一群蝼蚁,西夏人杀他们还嫌脏手呢!”

苏轼叹口气,希望瘟神一样的西夏人赶紧消失,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平静。 四、梁太后的如意算盘

如苏轼所愿,在连续掳走三个匠人后,西夏人忽然消停了下来。

西夏人消停下来后,侍卫们却开始紧张起来,这是大战前的宁静。

苏轼一日三餐都在室内,苏宅内外布置了重重机关。

侍卫们开始耐心地等待。

两天,三天......西夏人还是没有动静。

督学急匆匆地前来,据山民们报告,最后一骑西夏人昨天离开了。这段时间以来,这群西夏人在河边扎寨,但每天他们的人数都在减少,似乎每天都有人离开。昨天,是最后一个西夏人离开......

难道,他们放弃了苏学士?侍卫们马上得意地向章惇禀告,西夏人被大宋侍卫震慑,主动放弃仓皇而逃了。八日后,章惇收到信息,他没有喜悦,只有疑惑:这群西夏人千里迢迢地奔袭,没有理由掳走几个下人就离开的。他们都不曾跟侍卫交手,这太说不过去了。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修书给种谔,让他留意三三两两的西夏人。当他的书信到达种谔手里时,已经太晚了。由于灵州地处边界,西夏人跟大宋的商人出入频繁,种谔不可能每个西夏人都盘查,所以他将重心放在十几人左右规模的西夏团队身上,这样的团队盘查严厉,单独的西夏人或者两三人的西夏人,被轻易地放过......

西夏梁太后的侍卫,每个人负责带一名匠人,安然地离开大宋,到达西夏。

章惇这时才明白西夏人的真正目标:宋朝的工匠。

几年来,灵州城和其他几个地方都加强了防守力量,城墙加固,西夏人注意到了宋人防守技艺的更新,梁太后想引进宋朝高明的工匠为西夏服务,为此努力了几次,但都不尽如人意。因为技艺高超的工匠,大多在内地,这些人在武器司等地方,平时很难见到。武器司得到章惇重视后,大肆招人,基本上把高超的工匠一网打尽了,赶制各种器械,所以西夏人很是无奈。梁太后对苏轼的诗文很推崇,她第一时间得知了苏轼被发配岭南的消息,熟知内地人情世故的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得到宋人高超工匠的最好机会。

技艺高超的工匠除了为朝廷服务外,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官吏们的府宅,宋人一个小小的押司,府宅就富丽堂皇。苏轼去经济落后的岭南,他的朋友们必将送给他工匠帮助他造屋,这些朋友都是官吏,有的甚至是一方大员,他们送给苏轼的匠人,不说个个都技艺高超,但技艺中上是可以保证的。所以,梁太后派出自己的精干侍卫去掳走这些人。她知道这些人在西夏人眼里是宝贝,但在宋人眼里只是贱民,所以她故意打出要掳走苏轼的风声,真正的目标,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贱民。

两年后,梁太后率十万大军进攻灵州城,章惇跟哲宗一起,调兵遣将,指挥大宋军队对西夏人顽强抵抗。但宋人很快发现,西夏人使用了多种新型的进攻器械,比如一种名为“穿山甲”的木桩,这种木桩削得尖尖的,在桐油里浸透,然后暴晒,然后再浸透,然后再暴晒,如是再三,攻城时两三名士兵将一罐食醋砸向城墙,城墙建造时,城砖都是用糯米混合制造的,坚固无比,但食醋是克星,食醋使糯米城砖软化,士兵推着“穿山甲”木桩往城墙上猛插,很容易就贯通城墙,然后士兵站在木桩上,再往上插第二根“穿山甲”,这样如是再三,就在城墙上架起了梯子,士兵们可以很容易地登上城墙。

同时,这种“穿山甲”还很容易地扎进城门里,一根火把扔上去,木桩熊熊燃烧,厚实的城门被桐油引燃,骑兵们一拥而进,城门像劈柴一样粉碎......

宋军吃了大亏,死伤无数,灵州城被攻破了好几次,幸好种谔事先在城内构筑了大量工事,宋军跟西夏人在灵州城内展开了巷战,双方肉搏,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在另外几个边界堡垒,西夏人像宋军一样拥有了火器,虽然性能没有宋军的稳定,但大炮轰隆隆作响,还是很鼓舞西夏士兵的军心。宋军守城,凭借的就是拥有先进的器械,如连环炮和机弩,如今西夏人的武器也如此不一般,让士兵们颇为胆寒。

此次战役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秋天,双方拉锯,梁太后没有想到章惇和哲宗如此下血本地抵抗,她的目的是先打仗再讲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眼下的死伤不是她的目的。她要跟宋人讲和,但章惇和哲宗都不答应,她只好退兵......

但她不知道,哲宗跟章惇都快支持不住了,章惇连议和的条件都准备好了,幸好,梁太后的耐性没有持续。梁太后退兵后,章惇马上派人侦查,西夏人的新型器械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结果如章惇所料,都是那些不起眼的人制造的,张大头这个粗蛮人发明了“穿山甲”,石匠吴小二则把炸山石用的火药改造一番,成为西夏人的炮弹......

章惇恨恨地说道:“这些贱民,身为宋人,背叛大宋......”

哲宗沉默半晌,疑惑地问道:“这些人,吴小二,张大头,都是他们的大名吗?”

章惇愣了一下,说:“应该不是吧——他们的大名谁知道,都是一些外号或者小名。他们被派给苏轼时,恐怕连苏轼都不知道他们的大名吧。”

哲宗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道:“这些贱民,是真正的财富啊,不,比什么都贵重,没想到,没想到啊......”

上一篇:酒圣杜甫的故事 下一篇:圣诞袜的传说
猜你喜欢
西上閤门副使
见“右武郎”。
康德拉交换
康德拉交换的词语属性 拼音kng d l jio hun拼音字母kang de la jiao huan拼音首字母kdljh 康德拉交换的百科含义 康德拉交换是交谊舞中的一部分。
玲玲的花园
玲玲的花园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lng de hu yun拼音字母ling ling de hua yuan拼音首字母lldhy 玲玲的花园的百科含义 《玲玲的花园》是大冢龙治导演的一部剧情电影。
海洋生活
海洋生活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yng shng hu拼音字母hai yang sheng huo拼音首字母hysh 海洋生活的百科含义 应用介绍 《海洋生活 Sea Life HD》是一款休闲游戏,使用重力感应控制海星不断往上跳即可,避开路上危险的鱼类,同时收集可以加分的物品。
都市吃鬼人
都市吃鬼人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 ch gu rn拼音字母du shi chi gui ren拼音首字母dscgr 都市吃鬼人的百科含义 都市吃鬼人是一部都市类型网络小说,作者是我是大熊猫。
小猫乱发脾气
从前,有一只小猫,它的名字叫吉米。 有一天,小猫来到了一家保姆店,保姆店的老板是一只大笨象。小猫找到了一只很棒的保姆,它是一只小狗。小猫问大笨象:“请问多少钱?” 大笨象说:“一万块”。小猫买了小狗以后。 一天,小猫和小狗一起去买菜,小狗说:“主人,我可不可
陈景河
陈景河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jng h拼音字母chen jing he拼音首字母cjh 陈景河的百科含义 陈景河,男,汉族,1957年10月11日出生,福建省龙岩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总工程师。
梁知
梁知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g zh拼音字母liang zhi拼音首字母lz 梁知的百科含义 《梁知》是爱奇艺打造的互联网首档人情练达脱口秀。世事洞明求正解,人情练达找老梁。节目旨在寻找社会生活的认知和社会规则的答案,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工作生活痛点。《梁知》于2018年3月21日在爱奇艺
孙天正
【生卒】:1284—1333【介绍】: 元高唐州人,字梦符。泰定元年累迁知沂州,历山北佥宪、监察御史,擢淮东廉访副使。
赖琳恩
赖琳恩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ln n拼音字母lai lin en拼音首字母lle 赖琳恩的百科含义 赖琳恩(Lene Lai),1989年6月6日出生于台湾省,中国台湾影视女演员、模特。2006年,赖琳恩以模特身份出道。此后,她以艺名琳恩担任《我爱黑涩会》等节目的主持人,2008年,赖琳恩获得香港亚
火红岁月
火红岁月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hng su yu拼音字母huo hong sui yue拼音首字母hhsy 火红岁月的百科含义 《火红岁月》是梦魇nightmare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
霍克弗尔特
霍克弗尔特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k f r t拼音字母huo ke fu er te拼音首字母hkfet 霍克弗尔特的百科含义 霍克弗尔特(Tomas Hokfelt), 生物学家,瑞典国籍,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85)、欧洲科学院院士(1989)。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美国艺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