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名人故事《谁为岳飞刺字》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但是岳飞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也有人考证说,岳飞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历史上确有其事,很有可能源自岳母鼓励儿子上战场的意愿,但不是岳母亲手所刺

《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当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

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宋代实行募兵制,为了加强对士兵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刺字为兵”

关于岳飞背部刺字还有一种说法,岳飞久怀报国之志,曾三次从军抗金杀敌。他于宣和四年(1122年)19岁时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为,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所以岳飞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游彪教授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通过分析宋代的兵制,可以推断岳飞背上的字不是因为他当兵才刺的。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家正规军完全靠募兵的时代。汉唐和元明清都是实行征兵制,所谓征兵就是一种兵役,只要是国家的公民,都要被强行服兵役。

两宋的募兵制则是国家从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国家出钱雇佣他们。所以宋代的军队都是国家花钱养的雇佣兵,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游民、饥民和犯过法的人都可以应募入伍,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控制,“刺字为兵”就成为了一种规范运作的制度,只要是应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为标记。赵匡胤认为应该把兵和民分开,兵民分开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也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据古书零星记载,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针(类似于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即成。

岳飞刺字的内容和部位都不符合宋代士兵刺字的规定

宋代有两种军队需要刺字,一种是禁军,就是国家的作战部队;一种是厢军,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国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桥补路等,都是由厢军来完成。禁军和厢军都有各自固定的番号,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的内容。这样使得士兵不能随心所欲地流劝和逃跑。

还有牢城兵,比如说水浒传里面的林冲。他犯罪之后被发配到沧州当兵,这种兵是带有徭役性质的,也会刺上诸如牢城第几指挥之类的标记。

所以游彪教授说,从岳飞背部刺字的内容——“尽忠报国”来分析,不可能是他应募当兵的时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代的规定,宋代给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开始刺在脸上,人为地把士兵和社会普通阶层分开,这对士兵是一种歧视。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武将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文官尤其是进士出生的人,社会地位都很高的,武官都受到严重的社会歧视。因为当时就是一个尚文的时代,连军官都受到歧视,更不用说普通的士兵了。当然也不乏有开明的士大夫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种歧视士兵的做法并不太好,希望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后来有很多刺字就改刺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了。

而且给士兵刺字的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便于管理和控制,所以才会选择刺在脸上和手心手背这些相对明显的地方。如果像岳飞那样刺在背上,太隐蔽了,根本没有任何标志作用。所以这也说明岳飞背部的“尽忠报国”不符合“刺字为兵”的募兵制度。

“尽忠报国”为什么后来误传成为了“精忠报国”?

现在也有一些关于岳飞的史料记载,把“尽忠报国”写作了“精忠报国”。游彪教授认为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关系。

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且让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

游彪教授说,明清时期,把“尽忠报国”变为“精忠报国”,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帝权,因为“精忠”这两个字是宋高宗御赐的。想要激励当时的老百姓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发扬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实际上,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占统治地位,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到了明朝,尽管朱元璋建立起汉人统治的政权,但实际上明朝时期,外患仍然很严重,北方的蒙古势力很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体老百姓用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巩固和捍卫汉人的政权。所以“尽忠报国”就慢慢流传成了“精忠报国”。


上一篇:儿童故事《最高机密》 下一篇:成语故事《呵壁问天》
猜你喜欢
至性
至性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xng拼音字母zhi xing拼音首字母zx 至性的词语解释至性[ zh xng ] 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 至性的详细含义 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陛下履有虞之至性,追祖禰之深思,然惧左右过议,以累圣心。”唐刘湾《虹县严孝子墓》诗:“
加班
 又到了晚上。   夜幕降临,路灯点亮,12楼以上和以下的楼层都熄灭了灯。   12楼的灯,仍旧亮着。   他们在加班。   12楼的华力公司,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软件公司,在这里,加班是一种正常现象,上至副总,下至办公室的打字员,每天都持续工作到凌晨。   只有一个人不需要加
喜容可掬
喜容可掬的词语属性 拼音x rng k j拼音字母xi rong ke ju拼音首字母xrkj 喜容可掬的百科含义 喜容可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x róng k j,意思是形容笑容满面的样子。
有学员
有学员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xu yun拼音字母you xue yuan拼音首字母yxy 有学员的百科含义 有学员隶属于中创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一款基HTML5技术的WebApp,实现教育培训机构与学员客户保持线上信息互通的软件工具。
维欧艾
维欧艾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u i拼音字母wei ou ai拼音首字母woa 维欧艾的百科含义 维欧艾女装隶属杭州维欧艾服饰有限公司,是一款以皮草为主要产品的服装品牌。VOA的中文意义是“唯有爱”,品牌理念是“唯有爱,改变未来”。维欧艾,崇尚于把幸福的“情感之爱”融入到优质的产品
游艇驾照
游艇驾照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tng ji zho拼音字母you ting jia zhao拼音首字母ytjz 游艇驾照的百科含义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提高游艇驾驶员的技术素质,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广东水上安全监督
章鱼东河惊魂
章鱼东河惊魂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y dng h jng hn拼音字母zhang yu dong he jing hun拼音首字母zydhjh 章鱼东河惊魂的百科含义 《章鱼东河惊魂》是Yossi Wein执导的动作片,由莫地斯莫斯、弗瑞德里克林等主演,于2001年上映。影片讲述了纽约市的码头出现巨型章鱼的故事。
水松球果
水松球果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sng qi gu拼音字母shui song qiu guo拼音首字母ssqg 水松球果的百科含义 水松球果,中药名。为杉科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的球果。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南京、武汉、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
连锅端
连锅端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 gu dun拼音字母lian guo duan拼音首字母lgd 连锅端的词语解释连锅端[ lin gu dun ] 比喻全部除掉或移走:据点的敌人,已经被我们~了。整个单位~,迁到外地去了。 连锅端的详细含义 喻全部除掉,彻底解决。王愿坚《党费》:“瞅准了机会,一下子给
周法尚
【生卒】:556—614【介绍】: 隋汝南安成人,字德迈。少果毅,好读兵书。仕陈归周,战功甚著。入隋,拜巴州刺史,累迁衡、永、桂各州总管,岭南安抚大使,讨平各地扰乱。炀帝嗣位,拜武卫将军,多次参与平定农民起事。出为敦煌太守。卒于军。谥僖。
残废科幻
残废科幻的词语属性 拼音cn fi k hun拼音字母can fei ke huan拼音首字母cfkh 残废科幻的百科含义 《残废科幻》是薛鉴羌导演的一部现实主义科幻电影。拍摄于2008-2013之间,由于电影启用了本色演员出演混混,在拍摄当中由于主角入狱导致了拍摄中断,两年后主角出狱,电影继续拍
东极镇
东极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j zhn拼音字母dong ji zhen拼音首字母djz 东极镇的百科含义 东极镇地处舟山群岛最东端,距沈家门渔港约45.5公里,位于东经122.4°,北纬30.1°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