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世纪50年代,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开创了安茹王朝。亨利二世不仅是英格兰的君王,而且还统治着法兰西的三分之一土地。亨利二世有3个儿子:狮心王理查、布列塔尼公爵吉弗雷和约翰。
亨利二世死后,狮心王理查继承了王位。理查当了10年国王,但只在英国待了6个月,他一生都在打仗,是个可恶的坏国王。理查在一次侵略战争中负伤死去了。理查没有后代,他的弟弟吉弗雷早已死去,但他有一个儿子亚瑟,理查另一个弟弟约翰,因是父王的妃子生的,没有资格继承王位。按规定,只有亚瑟是王位当然的继承人。城门开了,法王腓力普手下一位名叫利滇摩斯的大将,骑马出来迎战。
两军擂起战鼓。利滇摩斯腰里勒着块狮子皮。福康勃立琪认出此人就是用箭射杀狮心王的家伙,而且又用狮子皮辱没父王死后的名声,今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于是拔剑策马向利琪摩斯刺去。二人大战了几十个回合,福康勃立琪虚晃一剑,利琪摩斯向前一栽,被福康勃立滇刺中胳膊,跌下马来。英军步兵冲上前来,乘势割下了利琪摩斯的首级。赫伯特说:“我一定尽力监守他,不让他得罪陛下。”约翰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咕哝着,像是自言自语他说了一个“死”字。赫伯特听到了,却故装糊涂地问:“陛下说什么?”约翰眼睛没有看他,又说了一句:“一个坟墓。”赫伯特连忙躬腰说:“是,陛下,他不会留着活命。”
就这样,赫伯特带着由他监管的亚瑟到了英国。约翰王又下了一道圣旨:用火红的烙铁把亚瑟的眼睛烫瞎!
当行刑的可怕时刻来到时,赫伯特叫刽子手们去把烙铁烧热,站在帷幕后面。当他派人去唤那孩子时,心里想到这件残酷的勾当,他自己也难过得掉泪了。因为小亚瑟天性善良而又单纯,这一段时间相处,他已把赫伯特当做自己的亲人了。赫伯特那粗野的天性已受到这孩子一片纯情的感化,因为这孩子既不会伤害任何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伤害他。
天真的亚瑟见赫伯特不开心,就问道:“你为什么不高兴?我想除我之外,谁也不应该不快乐的;我要是出了监狱,去做一个牧羊人,我一定会一天到晚无忧无虑的。我在这里本来可以很开心,可是我疑心我的叔父会加害于我。我是他哥哥吉弗雷的儿子,这难道是我的过失吗?赫伯特,但愿我是您的儿子,那您就会爱我了。”亚瑟这番话,使赫怕特更不好受。他怕再听下去就下不了毒手,就立刻出示了约翰王亲手写的圣旨,一面背过身去,不止人看到那不由自主夺眶而出的泪水。
亚瑟一看圣旨,顿时头昏眼花,喊了起来:“把我的双眼烫瞎!您真会这样做吗?您能这样忍心吗?赫伯特,当您头痛的时候,我就用我的手帕替您扎住额角,我半夜里陪您坐着,安慰您……可您真的要烫瞎这双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向您怒视的眼睛吗?”赫伯特说:“谁敢违抗圣旨?我已经跟国王发过誓要这样干的。”他一跺脚发出暗号,叫来了那两个刽子手。他们拿着绳子和烧红的烙铁,一下子紧紧地抱住了亚瑟。可怜的孩子尖叫着求救:“赫伯特,救救我!救救我!”
赫伯特像没听见,命令刽子手把烙铁给他,把亚瑟绑在柱子上。亚瑟哭着哀求说:“我不会挣扎的,我会像石头一般站住不动。看在上帝的份上,叫他们不要绑我!赫伯特,听我说——把这两个人赶出去,我会像一头羊羔似的安静坐下。只要您把这两个人赶走,无论您给我怎样的酷刑,我部可以宽恕您!”
赫伯特命令两个刽子手退了下去。那两个人巴不得不干这种呵怖的事情。赫伯特举着烙铁说:“孩子,来吧,这不能怪我。这是您那狠心的叔叔下的圣旨呀!”亚瑟扑通跪下,苦苦哀求说:“赫伯特,要是您愿意的话,割下我的舌头,让我保全我的眼睛吧。啊,留下我的眼睛……”当他哀求着时,赫伯特手里握着的烙铁渐渐冷了。他不能犯这种滔天罪行。但是,约翰王要是发现他违旨的话,那他也就没命了。赫伯特犹豫半天,决定冒冒风险,散布谣传,说亚瑟已经死了。而实际上他把亚瑟带走,藏了起来。
再说约翰在法国打了胜仗后,就班师回朝。为了王位万无一失,他又举行了第二次加冕。加冕典礼上,人们都在悄悄谈论亚瑟的命运。一个叫彭勃洛克的伯爵,大胆地向约翰王请求把亚瑟释放了。约翰心想,反正这是一句空话,就点头答应了。正在这当儿,赫伯特进来了,约翰王把他拉到一边,二人低声交谈了几句。约翰回来宣告说:“朕虽然有意允从你们的要求,可是已不是朕力所能及的了。赫伯特告诉我,亚瑟昨晚死了。”贵族和大臣们听了,一片沉默。萨立斯伯爵忍不住大声说:“这是好恶的阴谋!这件事总会遭到报应的。”彭勃洛克也跟着附和。贵族大臣们都忿忿离去了。这时,约翰开始对他的残酷的命令感到后悔了。
不久,约翰王更加后悔了。消息传来,说法国皇太于率领的军队已经在英国登陆了;他的母亲艾利诺皇太后已经驾崩;可怜的亚瑟的母亲康斯丹丝也已发疯而死。他如何才能抵挡法军呢?他的贵族大臣都有了反叛之心。他那父王私生子弟弟福康勃立滇,向教士和百姓强征了残酷的捐税,弄得全国怨声载道……当国王约翰正坐在那里喃喃自语,伤心哀悼母后艾利诺去世的时候,赫伯特突然闯进官来,告诉他,百姓们嘴里都在讲“亚瑟”,“亚瑟”;有好多贵族去找寻亚瑟的坟墓了。
约翰凶狠狠地打断赫伯特的话说:“亚瑟死了吗?不正是你把他谋杀掉的吗!”赫伯特回嘴说:“陛下,那是按您的旨意办的啊。”约翰说:“国王们最不幸的事,就是身边追随着像你这样的一群逢迎拍马的奴才。”赫伯特抗议说:“那是您亲手写的诏书,亲手盖的御印……”约翰哪听得进去,仍不停地责骂着。他这时却一心只希望亚瑟能活过来。他说:“朕的圣旨你干吗要执行呢?你干吗不极力劝阻朕呢……”说到最后,赫伯特只好招认了实情:亚瑟还活着。
约翰一听,跳了起来:“亚瑟还没有死?赶快!把这消息去告诉贵族和大臣们!不,快去把他们唤进宫来!” 但是,出乎赫伯特的意料之外,就在这时亚瑟已不再活着了。这位不幸的王子,设法越狱逃跑,他从城墙上不顾前后地朝下一跳,跌在下面的石头上摔死了。福康勃立滇闻讯赶来了。他愤怒地承认,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残忍行为。
他说不知是谁下了这样无情的毒手。萨立斯喊叫着说:“我们早就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是赫伯特干的可耻勾当,他是受约翰王指使的!我跪在这可爱的孩子的尸体前发誓,从今以后,我再也下力那暴君出力效劳了。我将举起复仇之剑,直到我这手上染着光荣的复仇之血为止!”其他贵族都向他说了:“阿门”。赫伯特赌咒发誓说:“要是我曾经参与或亲手杀死可爱的王子,我就不得好死!死后愿受地狱里的一切酷刑!”他边说边哭泣着,扶起那具尸体,用双臂托着说:“可怜的孩子,我离开你的时候,你还是好好的呀……”
赫伯特把亚瑟的尸体抱进了城堡。
约翰弑亚瑟王子的消息四散传开,他的处境更加不妙了。罗马的英诺森教皇宣布正式开除他的教籍,并且煽动组织了一支由法国皇太子率领的十字军,前来讨伐英国。英国本身各州郡也正在密谋反对他。贵族们已经背叛他,成群结队去投奔法国皇太子,教会的教士们谴责他,各阶层的人都憎恨他。国王感到他脚下的土地已经崩陷了。福康勃立琪说:“他们发现亚瑟死了,我也亲眼见到了他的尸体。”
约翰王怒气冲冲地说:“赫伯特那混蛋对我说他没有死。”国王告诉福康勃立琪,他刚才和罗马教皇的使节潘杜尔夫达成的那笔“交易”。
福康勃立琪听后,大力恼火,他极力主张抗击法军。于是,英法两军又开仗了,不过这一仗却给双方都带来了灾难。法国皇太子在英国南方只遇到轻微的抵抗,但是来支援他的舰队在古德温海岸触礁沉没了。那些投奔他的英国贵族,听说法国皇太子占领英国后,将回过头来收拾他们,也都像退潮一样离他而去。
另一方面,虽然约翰王好不容易守住了阵地,但是在此时他已经染卜了可怕的伤寒病。当他率军从勒恩出发,向北方行军时,他的病情加重了。他的军队越过沙滩时,突然遭到潮水的袭击,冲走了他的全部行李和贵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