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宰相


① 初为君王辅政大臣如相国、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称。《吕氏春秋 · 制乐》:“宰相所与治国家也。”《韩非子 · 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秦、汉以来成为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史记·陈丞相世家》: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其具体职名、职权范围因时因人而异,历朝各有不同。秦、西汉以相国、丞相当之,参决大政,综理要务,不亲庶事,职高权重;御史大夫为其副贰,偶亦有此名义。然武帝、昭帝以后,逐渐形成以大司马大将军为首领,以尚书、中书为核心,由皇帝高级侍从官员组成的中朝(内朝),掌握政务的决策之权,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策号外朝,仅负责奉诏命、执行政务之责。西汉后期罢丞相、御史大夫,改置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号宰相,三分相权。东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名义上仍为宰相,然位尊权轻,备员而已,实际上由尚书台总揽政务,统摄百官。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大臣加录尚书事衔,始得预闻国政,行宰相职权。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亦号宰相,实非寻常人臣之职,多用以安置权臣;三公皆为名誉宰相;诸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大臣加录尚书事衔者始得为实际主持政务的真宰相,或以数人同录尚书事;录尚书事缺而不授时尚书令、尚书仆射亦可为真宰相。当时宰相无常官,皇帝所与商决政事、委以机密者,皆可行其职权,故近臣如中书监、中书令、侍中、黄门侍郎、领军将军、中书舍人等如受命参议国政,亦可称宰相。北周设六官府分管全国政务,如皇帝下达“五府总于天官”之诏命,则天官府长官大冢宰得为真宰相,然至末年,军政大权悉归由权臣担任的大丞相。隋朝以尚书省正副长官尚书令、仆射为真宰相,内史令、纳言参掌政务,或有宰辅之称。唐初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官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决处理政参务,轮番秉笔,即决断政务。太宗以后渐以他官加参知政事、参掌机密、参预朝政、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衔为副宰相,入政事堂议政,削弱尚书左右仆射等正宰相的职权。玄宗以后,三省长官多虚而不除,或作为藩镇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正式宰相职衔。宰相多置四员,皇帝初崩,新君始立,选一人摄冢宰名义,是为首相。首相多授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以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为序。又置枢密使以分其职权。宰相用人渐轻,权力缩小,又常作为加官,用以赏功及安置大臣、藩镇,遂有使相之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以同平章事为真宰相,无定员,以尚书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如置二相,则以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如置三相,则分别兼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而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衔者,称使相,不预政务,有时宰相虚位,即令其代宰相签署敕书。又有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之职,号执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兼领中书、门下二省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名太宰、少宰。后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真宰相,少师、少傅、少保为副宰相。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行元丰之制。南宋初尚书左、右仆射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置左、右丞相。西夏建国初年设为官,以党项人充任。晚期称右丞相。金朝以尚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朝以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政为副宰相。明初置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不设宰相,皇帝亲揽政务,总领六部。又置诸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初仅备顾问而已;成祖以后,渐得参预机务,然品秩较低,不置属官,不得干预六部事务;仁宗、宣宗以后,其职渐崇,号为内阁,居六部之上,拟定诏旨,批答章奏,裁决政务,然其职权又受制于宦官、六部。诸阁臣权位虽不及前朝宰相,或有宰相之称。清朝内阁大学士为名誉宰相,雍正(1723—1735)以后实际上由军机大臣执行宰相职权,然名望职权较前皆有所不及。②吐蕃王朝仿唐所置官职译名。亦译作“大论”。总管政务,员数不定。③ 官名。辽朝北面官有北、南宰相府,各置左、右宰相为长官,分领部族,佐理军国大政,由皇族、外戚充任。诸大部族亦置左、右宰相,协助大王处理部族事务。元朝有内八府宰相,为近侍官员,凡八员,掌诸王朝觐傧介事务,并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润色诏令文字。以其贵近,特以其名宠之,并无授受宣命。秩视正二品,以国戚勋贵子弟充任。泛指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黄帝、尧皆置相,商置左右相;周置大宰、小宰。《周礼·天官·大宰》说:“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自黄帝到西周,宰和相,都是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因此,后代便以“宰相”来指称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后来,历代佐天子,统百官的大官,又各有不同的官称。秦悼王时,宰相指左右丞相;秦始皇时指国相;西汉指丞相或相国、司空、司徒、司马;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或丞相;魏指中书监令、大丞相、相国;晋指丞相、中书监令;宋齐梁陈沿用晋制,或称丞相,或称国相。后魏、北齐指丞相、侍中;北周指大冢宰、左右丞相;隋指内史、纳言;唐指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北宋初沿唐制,神宗元丰年间指尚书左右仆射;南宋指左右丞相;元指中书令、丞相等;明初指丞相,后指内阁大学士;清指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见《通典·职官一·宰相》、《宋史·职官一·宰相之职》、《元史·百官一》、《明史·职官一·内阁》、《清史稿·职官一·内阁、军机处》、《续通典·宰相》。

上一篇:宰杀务 下一篇:宰桑
猜你喜欢
创优
创优的词语属性 拼音chung yu拼音字母chuang you拼音首字母cy 创优的词语解释创优[ chung yu ] 创造优良的产品、业绩等或创造优秀的集体、团队等:确保工程全面~。开展~活动。 创优的百科含义 创优,读音chuàng yu,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创造优等的。
萝卜煲牛腩
萝卜煲牛腩的词语属性 拼音lu bo bo ni nn拼音字母luo bo bao niu nan拼音首字母lbbnn 萝卜煲牛腩的百科含义 萝卜牛腩煲是广东地区传统名菜,肉色浅红,质坚而细,富有弹性。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应少食为妙,否则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积累量
晶华城
晶华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hu chng拼音字母jing hua cheng拼音首字母jhc 晶华城的百科含义 晶华城是由河南洲海置业开发的住宅项目,位于农业西路(冉屯路)与秦岭路交汇处东200米路北。晶华城在整体布局上以“水”为景观轴线,将中国传统园林精粹融入社区,音乐叠泉、活水广场
白描
白描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mio拼音字母bai miao拼音首字母bm 白描的词语解释白描[ bi mio ] 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 2.借指文学创作上简洁单纯地刻画形象的表现手法。 白描的详细含义 国画技法的一种。用墨钩勒轮廓,用水墨渲染,不设色。多用于人物、
相模眶灯鱼
相模眶灯鱼的词语属性 拼音xing m kung dng y拼音字母xiang mo kuang deng yu拼音首字母xmkdy 相模眶灯鱼的百科含义 相模眶灯鱼(金鼻眶灯鱼)全长8厘米。分布于太平洋,栖息深度0至960米。大洋性鱼种。
北京空间画廊
北京空间画廊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jng kng jin hu lng拼音字母bei jing kong jian hua lang拼音首字母bjkjhl 北京空间画廊的百科含义 北京空间画廊成立于2005年8月,空间位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C4 座,以及北京798艺术区内。画廊的宗旨是经营和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为合作艺
到仲举
【生卒】:517—567【介绍】: 南朝陈彭城武原人,字德言。到洽子。起家梁著作佐郎。陈蒨(陈文帝)居乡里,尝诣其家。及为吴兴太守,引为郡丞。陈文帝立,授侍中,参掌选事,迁尚书左仆射,封建昌县侯。帝寝疾,尚书中事,悉仲举断决。及文帝死,陈顼受遗诏辅政,仲举与左丞王
哈尔滨电影院
哈尔滨电影院的词语属性 拼音h r bn din yng yun拼音字母ha er bin dian ying yuan拼音首字母hebdyy 哈尔滨电影院的百科含义 哈尔滨电影院于1992年05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张兆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经营场地租赁;经销:办公用品、玩具;电影放映,会议服务;设计、制作、代
《水陆毕陈》来历意思解释
唐.白居易《轻肥》诗:“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水陆:指水上和陆地上出产的山珍海味。毕陈:全部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之丰盛。《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两个青衣女童,安排酒来,少顷,水陆毕陈。”《水浒后传》四○回:“光禄寺排设筵宴,水陆毕陈,笙簧迭奏。”
希弗和希索
希弗和希索的词语属性 拼音x f h x su拼音字母xi fu he xi suo拼音首字母xfhxs 希弗和希索的百科含义 《希弗和希索》是由Kaisa Rastimo执导,Katriina Tavi、Tilda Kiianlehto等主演的家庭伦理片。该片于2002年10月18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对可爱的孪生姐妹由于个性不同在青春
电热丝切割机
电热丝切割机的词语属性 拼音din r s qi g j拼音字母dian re si qie ge ji拼音首字母drsqgj 电热丝切割机的百科含义 电热丝切割机是利用电热丝发热来达到切割目的的机器。电热丝切割机主要应用与泡沫海绵,滤网,化纤布,编织袋等的切割。
木工院
官署名。西夏置。掌木匠与木器制作。仁宗仁孝《天盛年改定新律》属五品(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