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林彪如何对待当年抗美援朝的?


  在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曾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广为流传的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态度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

  林彪推荐入朝指挥人选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考虑到东北地区直接受到战争威胁,且战略地位重要,建议中央成立东北边防军。中央领导人对此均表赞成。很快,中共中央做出决定:以十三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作为防患于未然的战略措施。

  年月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决定,讨论保卫东北边防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和副政治委员谭政、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副主任萧华、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作战部部长李涛、摩托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炮兵副司令员苏进等。从这份主要领导成员的名单可以看出,与会者主要是中央军委三总部、陆海空三军及有关军兵种负责人。作为野战军领导人参加会议的,只有林彪和谭政。林彪在会上发言,积极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

  月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二次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与会的基本还是上面那些人。林彪再次发言,就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具体问题谈了意见。他发言的总精神是:第四野战军在这个问题上义不容辞,要多少人出多少人,要多少装备出多少装备。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分别从河南、广东、广西、湖南、黑龙江等地抽调十三兵团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及四十二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一个工兵团,共计二十五万五千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显然,这些部队大多来自林彪原来所率领的四野部队。林彪历来对粟裕十分赏识,认为粟裕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亲自提名粟裕为入朝部队的先期主帅,到东北地区带兵。考虑到当时还不能任命粟裕入朝的职务,会议决定先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这一系列决定会后经周恩来斟酌修改后,给林彪看过,于日报毛泽东批准。

  从上述决定可以看出,林彪对于保卫祖国问题十分重视,对于组建东北边防军是坚决支持的。可惜的是,粟裕身体不好,不能赴朝指挥作战。从出版的《粟裕年谱》可以看到:就在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时,粟裕正在青岛治病。他得知中央的任命后十分着急,便托罗瑞卿给毛泽东捎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毛泽东收到信后即于月日回信,信中说:“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此前,周恩来和聂荣臻考虑到粟裕正在治病,而萧劲光、萧华二人一时也无法到东北边防军任职,便联名致函毛泽东,建议东北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待粟裕、萧劲光、萧华赴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毛泽东同意他们的意见。

  中央曾一度属意林彪

  毛泽东从来就没有放松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警惕性。当年,他每天一起床,首先要看的,就是朝鲜战事的文件和东北边防军情况的文件。此时林彪对这方面情况也十分重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精心安排下,东北边防军的部队建设、武器补充、物资筹措等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应该调动的部队也开赴东北,但由于主帅没有定下来,东北边防军的领导班子一直没有成立。月下旬,朝鲜人民军向南的攻势减弱了,朝鲜战场上呈现僵持局面,战局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预见到,中国不出兵朝鲜,已经不可能。他和周恩来开始物色新的东北边防军统帅人选。很自然地,想到了林彪。

  为什么会想到林彪?因为林彪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组建东北边防军时抽调的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队,他本人也参与了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由他指挥作战比较顺当。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认为,林彪在军事上是有才干的。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证明林彪很会打仗,而且,在解放战争中,林彪又以善于打硬仗、大仗而闻名。军队中当时就对林彪有“三大战役有其二”(指林彪参加指挥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渡江战役有其半”(指林彪在渡江战役中指挥了西线军队过江)之说。

  同时,林彪很受毛泽东的赏识,毛对林有过这样的评价:林彪打仗又狠又刁。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另一个考虑是:出兵朝鲜肯定要与朝鲜领导人和苏联军事顾问配合行动,林彪在东北期间,曾和朝鲜党领导人共同作战,朝鲜人民军的许多高级将领曾是林彪的部下。林彪在苏联治病期间,与苏军的高级将领关系很好。毛、周还有第三个考虑:抗美援朝,必定要在冬季作战。林彪在东北时,有指挥大部队冬季作战的经验。这样反复斟酌,林彪当属不二人选。

  毛泽东就拟派林彪赴朝指挥作战一事,曾与中央书记处的几名书记谈起,大家也都赞成,中央亦曾在一定范围内酝酿过。毛泽东与周恩来商议后,有意识地让林彪多接触一些关于东北边防军出国作战的准备情况,以及来自朝鲜战场的信息。其他中央领导,如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国家副主席高岗、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等人都知道此事。但中央没有正式讨论过这件事,也没有为此作出过正式决定,自然,也没有与林彪正式谈过这件事。

  月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陷入被动局面,美军趁机加速向朝鲜北方推进。毛泽东认识到入朝的迫切性,并指示东北边防军加快出兵朝鲜的步伐。同时,毛泽东也不能不考虑最后确定主帅人选了。但毛显然已考虑到林彪的身体情况,他并没有直接向林彪下令让他率兵赴朝作战,而是先就出兵朝鲜问题,征求林彪的意见。

上一篇:抗战时期“八路军”番号四大历史之谜 下一篇:鲜为人知的“八路军”诞生史
猜你喜欢
詹慧川
詹慧川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hu chun拼音字母zhan hui chuan拼音首字母zhc 詹慧川的百科含义 詹慧川(Huichuan Zhan),制作人,主要作品《我是女王》。
《爱日》来历意思解释
汉 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李轨注:“无须臾懈于心。”后以“爱日”指儿子孝养父母的时日。《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宋 朱熹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
秦楼谢馆
秦楼谢馆的词语属性 拼音qn lu xi gun拼音字母qin lou xie guan拼音首字母qlxg 秦楼谢馆的词语解释秦楼谢馆[ qn lu xi gun ] 见“秦樓楚館”。 秦楼谢馆的详细含义 【解释】:见“秦樓楚館”。
华兴路
华兴路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xng l拼音字母hua xing lu拼音首字母hxl 华兴路的百科含义 华兴路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华兴路道路起点与现状道路牧华路(主干路)相交,终点与现状道路长顺大道(次干路)相交,整体呈南~北走向,1设计道路全长1614.649米。道路定位为城市次干路
大鳍金鲿
大鳍金鲿的词语属性 拼音d q jn chng拼音字母da qi jin chang拼音首字母dqjc 大鳍金鲿的百科含义 大鳍金鲿,为辐鳍鱼纲鲶形目脂鲿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淡水鱼,分布于非洲刚果河流域,体长可达28.4厘米,栖息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积德裕后》来历意思解释
谓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清 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连动 积累善德,能使后人兴旺昌盛。清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古岂吾欺,今
二色无须鳚鱼
二色无须鳚鱼的词语属性 拼音r s w x wi y拼音字母er se wu xu wei yu拼音首字母eswxwy 二色无须鳚鱼的百科含义 二色无须鳚鱼,学名是Ecsenius bicolor , 最小水族箱尺寸是150升。
颈椎失稳
颈椎失稳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zhu sh wn拼音字母jing zhui shi wen拼音首字母jzsw 颈椎失稳的百科含义 颈椎失稳是指颈椎在生理载荷下,解剖上超出其生理限度的位移范围,且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故也称颈椎失稳症。
邵骥
【生卒】:1130—1193【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德称。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擢善化令,摄衡山、安化,皆称治。知开化县,荒岁赈恤有方。迁大理寺丞,应诏论役法、税契、刑法、科举,皆中时弊。平生嗜学,晚年以疾出知南安军,犹掇拾司马光《资治通鉴》所不载者,为《南北申
红皮型银屑病
红皮型银屑病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p xng yn xi bng拼音字母hong pi xing yin xie bing拼音首字母hpxyxb 红皮型银屑病的百科含义 因银屑病治疗不当,特别在寻常性银屑病急性进行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停药或减量方法不当所导致而成。此外,脓疱性银
我是韩国人
我是韩国人的词语属性 拼音w sh hn gu rn拼音字母wo shi han guo ren拼音首字母wshgr 我是韩国人的百科含义 《我是韩国人:13岁开始的留学经历》是2003年1月1日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申世庸。
王心心
王心心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xn xn拼音字母wang xin xin拼音首字母wxx 王心心的百科含义 王心心,女,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管音乐家之一。生长于福建南管的故乡泉州。四岁开始学习南管;1984年,以术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建艺术学校的南管专科,师承南管名师庄步联、吴造、马香缎